俗话说 “良言一去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做好每一位学生的工作,使之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如果教师在工作中不注意方法而进行说教,往往学生并不领情,并且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其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好的方法就是爱。
今年新接了一个一年级,孩子们个个活泼可爱,参加了国防训练后的一年级,对于一年级的一些基本常规,看起来个个还有模有样的,让我对这个新的班级充满了信心与热情。可是不久我就发现,我们班有一个男孩子,他的课桌抽屉里总是塞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课本、练习本、铅笔头、废纸,塞满了抽屉,午睡用的枕头、被子掉在地上随意乱踩,我看着呀,真是头大!课上,他小动作不断、不注意听讲、心神不定,学习主动性很差;课下,就像脱僵的野马,撒腿如飞,狂奔乱跑,作业总是拖很久才能完成,多次留下来批评也好,苦口婆心教育也罢,均不见有起色。与家长联系沟通后,家长也在家多次批评教育,仍然效果甚微。
后来我转变了教育方法,试着努力地寻找着他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像在沙堆里找金子一样难。比如在一次课上我们班学习aoe,他举手主动发言,并且读的很大声,发音也准确,我就让他起来当小老师,教学生读,人人都想被夸奖,果不其然,这个男孩那节课真的超级认真,举手次数明显增多!那天下午作业字也写得稍稍认真了些,我就及时抓住这样的机会,亲切地表扬他、鼓励他,后来的时间里,真的看到了他慢慢的进步。
其实在所谓的“差生”的心灵深处,你给他一粒温暖而充满信任的种子,它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慢,可能不会那么顺利,可我愿意用爱去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