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师范生,参加教育见习是大学期间必须经历的过程。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次重要的锻炼,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好机会,它将为我们的教师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必须具备丰富渊博的知识。因为课堂上的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知识水平、知识点、兴趣爱好因人而异,可谓是众口难调,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充分的发挥自我,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一个突破点。
二 要让学生对我们的教学内容感兴趣,要让学生把在课堂上讲笑话的兴趣转移到课堂教学上来,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备课时可谓绞尽脑汁,在以教材内容作为主要框架下,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设计每一节课,包括举哪些例子,设计哪些小活动,甚至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作了预测,并设想了应对的方法。尽管如此,在课堂上还是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随机事件,有些学生会提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这就需要上课的时候针对具体的问题作灵活的处理。
三 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与分配应该是老师和学生来共同完成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注意充分调动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
四 作为老师让学生喜欢你非常重要,一个常常对学生微笑的老师总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学生在她的课堂上也特别认真活跃。但是微笑并不代表放松,树立威严是必要的,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要做一个润物无声的老师,在课堂上灌输人生道理,一点点的启迪学生。我们要理解学生,学生
犯错是难免的,不要因此而动怒,而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新课程提倡赏识教育,欣赏每一个学生,表扬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一昧的批评学生。在我们心中,每个学生都是天使,他们都一样的可爱,鼓励表现好的学生,帮助能力弱的学生,是我们的职责。
五 在教育过程中做导师的同时,也要做朋友。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人们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师生平等。怎么去把握这个“平等”的度呢?就是在做导师的同时,也要做朋友。我想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所需要的“师生平等”。“导师”,这是教育者的基本角色。“朋友”却是对我们教育者新的要求。我们都知道,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绝非平时耳闻目睹就可以做得到的。这需要我们近距离地接近学生,耐心聆听学生的心声,逐步取得学生地信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六 教学当中,教师们充分体现选用教学效果最优的现代教学技术,这一点提示了我们师范学生不仅要对自己所学专业课要有扎实的差不多功,更要充实更多的现代技术,会使用还不足以,现代教学技术还要达到进展学生思维效果和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这就要着手于实践操作,师生共谋进取,这才是教育上的远见
经过此次的教育见习,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当中仍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学问需要我去学习,我将时刻鞭策自己,训练自己的师范教学技能,提升自己的师德。见习使我心潮澎湃,使我热情饱满,充满信心,更使我坚定了将来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的决心。
经过这次教育实习,我也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教师是一个很特别的职业,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是人类的文化桥梁。对于即将走出大学校门,成为这支光荣队伍一员的我来说,责任更是重大,只有拥有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地接过这副重担,否则只会误人子弟。随着思想境界的提升,我也切实体会到了实习的重大意义。
作为语文老师,我更要加倍努力,不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广泛阅读,多思考,多钻研,革新观念,使自己成为一名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的饱学之士,实实在在地为传播人类文明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