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要这样做?你想清楚后果没有?”
当父母这样跟孩子说时,他们口中的“后果”,往往就是惩罚。
面壁、罚站、罚跪、剥夺看电视的权限、取消零用钱,等等等等。
所谓的“后果”,只是换了个马甲的“惩罚”,以彰显父母所谓的”民主”。
“后果”这个词,被误用。
那到底什么是后果?
正面管教把后果,分为了”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
自然后果
它是指自然而然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家长不对结果施加任何人为的干预。
比如,不吃饭,就会饿;下雨不打伞,就会淋湿;冷天穿得太少,就会着凉;
那么在使用自然后果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就是不要借题发挥。
“我早就告诉过你了。”“是的吧,你不信我的吧,这下知道了吧。”
借题发挥唠唠叨叨,给孩子的感觉就是羞辱,就是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否定。
这个时候,孩子会把注意力,转移去应对父母给自己的羞辱,而不是去体会后果总结经历。
大人应当对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表达同情和理解:“我敢肯定肚子饿了(感冒了、得了低分、丢了电话手表)很难受。”
其次,不主动帮忙。
当我们决定了要让孩子自己去体会的时候,就要让孩子充分体会这个结果带给他的影响。
在表达了对孩子的同情和理解后,加上一句:“我爱你,我相信你能处理好的。”
比如,孩子不肯吃饭,过饭点又闹着肚子饿。
父母最常说的,就是:"要你吃饭,你不吃,这下知道了吧,活该。”。
有的父母甚至在羞辱完孩子后,又主动给孩子弄吃的。
正面管教的父母会说:“是的,饿起来是好难受的。可以给我个抱抱吗?我相信你能挺到晚饭时间,我会给你准备足够的晚饭。”
还有,当我们要改变我们自己通常做法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
书上给了一个例子,当妈妈决定不再给这孩子送东西的时候(她是老丢三落四),那么应该提前告诉孩子。
再比如,每天都是你叫孩子起床,当你决定让孩子自己承担起床的责任时,就应该提前告诉孩子,并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办法。而还是直接让孩子睡过头,接受迟到的后果。
自然后果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但有些情况,并不适合采用自然后果:
1、当孩子处于危险中的时候。
比如,不管怎么样,都不能让孩子去体会横穿马路的自然后果。
用“打”的方式,也不能保证孩子在没人监护的情况下,就会照顾好自己。
可以给孩子看合适的教育视频,教给孩子相应的安全常识。
2、当孩子没有掌握相应的技能的时候,自然后果不能帮他学会为自己负责,孩子需要的是接受训练。
要求幼稚园的孩子,自己洗澡、洗衣,而没有花时间去训练和引导孩子。
要求刚上学的孩子就自己完成作业,否则做不完就要承担被老师批评的后果,而们并没有花时间去训练孩子如何养成写作业的习惯。
直接放手,孩子感受到的是忽视和冷漠,而不是爱。这种情况下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只会造成孩子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3、当自然后果会影响他人的权利时。
比如,大人不能容忍孩子在图书馆大声喧哗,不能容忍孩子朝别人扔石头。
4、当自然后果在孩子看来,不是什么问题时。
例如,吃大量的垃圾食品、喝太多碳酸饮料、不刷牙,沉迷于游戏、电视等。
孩子会觉得这些行为没什么问题,父母需要做出合适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