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唱出了一个苟延残喘的亡国之君,那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也道出了多少学生,在课堂上,“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无奈啊!
当教师用机关枪一样的眼神,扫射讲台底下的学生时,学生们就如身陷敌境,躲在用书堆起的战壕里,拼命似的,把头深埋下去,唯恐被打中,教师得到的,往往是一片静默。
不可否认,教师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以学生为主体”“学本思想”等等浪潮滚滚的今天,过度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早已成为悬挂在“课改深水区”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教学的本质应是对话和交流。不管是教师或是学生,这里的一问一答,都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及时反馈与调整的过程。
学生走到了哪里?教师走向了何方?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教师不应惧怕,因为自己或学生的提问,而导致自己的教学计划全盘崩溃。
如果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忽视或者弱化提问,在学生主体发展过程中的驱动力,那么,学生个体的生长,也就会逐渐变得无计可施、束手无策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自删)
究竟怎样的提问,才能穿透学生心理防御的壁垒,引燃学生的情感共振?学生才会被裹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研讨上来?从而实现学生思维,分子裂变式的扩散,将他们埋藏已久的好奇心或者疑问,在问题的探究中得到释放?并且带动,起到向他人层层扩散的“涟漪效果”?
笔者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做好需求供给,围绕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
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把学生内在的需求、想法催生出来。
在教师出售知识与学生购买知识的这场贸易战中,有限的一堂课里,教师更应该有成本意识,用最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来换取最大的教育效益。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全面的分析学情,认真钻研教材,为找准“最近发展区”奠定基础,从而根据学生的需求,为优、中、差学生提供带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此来引发学生较为强烈的反应与积极的思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另一方面,教师如果一旦发现学生回答出了,教学设想中空洞化的,而又有价值的问题,即“意外”与“生成”,就应该紧咬不放、穷追猛打。
二是做好面子工程,分摊学生回答丢面子的机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面子”观,愈来愈强。面子的触角早已经延伸到课堂之上了。害怕错误的回答会引来其他同学的嘲笑,也是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倘若教师不加以保护,或许学生就会主动放弃那些可能导致自己“丢脸”或“丢面子”的机会。
“感人心者莫先乎爱”。如果教师能把对学生“爱”的情感,折射到学生的心里去,那么,师生之间定能产生出“惺惺相惜”的体验。同时,也教会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悦纳自己。
当遇到不妥的回答时,教师不妨采用“点到为止”“围魏救赵”等办法,以含蓄的责备方式,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
也可将问题抛向学习小组,经小组讨论后,再由小组代表发言,此时的回答就代表着整个学习小组的意见,也就是把个人的面子分摊到了小组上去。
三是做好兴奋调控,充分利用好学生的“热度”时间。
曾经在《读者》中看到一则幽默:历史课上,老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希特勒是怎么死的?一个学生慌忙站起来说,老师,不是我干的。其他同学哄堂大笑。
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已经成为学生很普遍的现象。有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的维持,大约在十分钟左右;初中学生注意力的维持,大约在二十分钟左右。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段“热度”时间,在保证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值得探究的基础上,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获得满足感、自豪感、成就感。
另外,教师还应多观察学生动态,根据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反馈,及时地调整授课的方式、方法、语言等,随时随地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着活力。并在个别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刚刚出现时,就及时地分别进行干预。
四是做好典型关注,主动向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提问。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当是面向班级的全部学生,但在提问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尽量首先关注,在这个问题上,能帮助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得到进步的学生,而不是让那些没有发生明显生长的学生起来回答。
也就是说“梯度设计问题”也应当采用“梯度提问法”,注重抓好点与面的关系,以此来检验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是做好评价体系,及时调整评价方式来进行弥补。
在课堂中,教师运用合适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评价,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回答欲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管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是否正确,当发现学生回答的问题有闪光点时,教师更不应该吝惜赞美的语言。
“你回答的这个问题很有见地”……像这样看似再简单不过的语言,其实,对于学生潜能的激发,以及自信心的增强,都起着莫大的鼓舞作用。而学生也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教师对他的赞赏。
倘若教师真的遇到自己在唱独角戏时,还可用富有启迪性的、期待性的语言来诱导学生来回答问题,和学生一起来解决这个“我问你不答”的尴尬场面。
另外,教师也可采用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学生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自我与他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当然,对于什么样的提问才更有效,仍然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