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仁宗年间,在浙江台州府有一户人家,这家姓刘,家里不算富裕,但是也生活也算过得去。家中得有一子名叫刘闻归,如今已年方十八。隔壁住了一家姓林,家中育有一女,名叫秀瑛。刘闻归和秀瑛可算是青梅足马两小无猜,两家人也是世代交好,在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便指腹为婚,为二人定下婚约。
按说到了这个年纪,二人也该成婚了。但是刘闻归这个人胸怀大志,且文武双全,从小便饱读诗书。父母催婚,他便说:“大丈夫生而在世,文不成武不就,岂有脸面成亲!” 于是便日夜攻读,打算考取功名。
两家人一想也是,家里都不算太好过,孩子有这个志气也应该支持。晚几年就晚几年,要是真的考取个功名,到时候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两家人脸上也有光。
秀瑛和刘闻归从小玩到大,也知道他什么性格,看着自己心上人心中有这般志气,也是欣喜万分。便时常去看望刘闻归,冬送棉夏送扇,二人本就两情相悦,如今更是亲上加亲。
宝元元年春,刘闻归便辞别家人,前往东京开封府赶考。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奠基于唐朝,到了宋朝才算真正的完善。宋代科举制度讲究取士不问出身,全凭个人知识才学,诗词歌赋,谋划策略来取士,和个人家世背景门第血统无关。宋仁宗赵祯是个好皇帝,特别爱才,严防考官徇私舞弊,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往往都能有好结果。
那时候科举分为解试、省试、殿试,通过解试的便称作举子,才会有资格到开封府参加省试、殿试。刘闻归便是前一年秋天通过了解试,第二年开春便集合所有举子参加省试。而殿试往往像一种复试,由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有人徇私舞弊,召集落第举子,出题复试。得中的也可加官晋爵。
一路无话,刘闻归到了京中赶考。不枉他日以继夜的寒窗苦读,省试考得了探花。虽不及状元,但将来也算是衣食无忧了。而且咱们前文说了,刘闻归是文武双全,不仅得中探花郎,还深受副相唐介的器重,拜了唐介为师。
刘闻归得中探花的消息传回家中,父母二人感动的痛哭流涕,隔壁林家也是满心欢喜。两家人准备好一切就等着刘闻归回来完婚。
两个月后,刘闻归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着红袍玉带,带着两位仆人归乡。刚进了城门,就看见两家人和一众亲戚朋友在门口迎接,更有甚者敲锣打鼓放鞭炮,一时间热闹非凡。众人将刘闻归迎进家中,老刘两口子更是大摆筵席,邀请亲戚朋友周围邻居来吃酒,以庆祝刘闻归登科之喜。
这一高兴就多喝了几杯,等到夜晚宾朋散去,刘闻着才想起秀瑛,便连忙去隔壁探望。按说那个年代孤男寡女深更半夜的可不成体统,但是二人自幼青梅竹马,早已私定终身了,两家人也是见怪不怪。秀瑛在家里心里正打鼓,一是这刘闻归一走这么长时间,回来却还没来找自己,心里有些失落。二是这刘闻归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普通人家的穷小子了,不知他还会不会记得当初的感情,认不认这份婚约。刘闻归一敲门,老林开门一看,顿时就明白了,赶紧招呼自己家的丫头出来见刘闻归。
秀瑛跟着刘闻归出了门,俩人在河边走着,秀瑛问道:“此去开封府前前后后近半年,你有没有想我?”刘闻归一听,立马回答:“可谓是日思夜想,恨不得赶紧考完试好回来向你爹提亲。”秀瑛一听,脸红了。刘闻归赶紧趁热打铁:“不如这样,明天我便去你家提亲,这样我们才能无后顾之忧,成为一对真正的夫妻!”秀瑛就等着这句话呢,赶紧道:“好是好,只不过你已考取功名,不知道还看不看的上我这普通人家的姑娘。”刘闻归赶紧道:“这说得哪里话,我们自幼相识,父母双亲更是指腹为婚,我还是穷小子的时候你家都没嫌弃我,我可是一直记在心里啊。”
秀瑛顿时喜极而泣,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放下了,二人相拥在一起。刘闻归回去和家里一商量,两家人一拍即合,也不谈什么聘礼了,选定黄道吉日,刘闻归和秀瑛便准备成亲。
有道是人生在世有四大喜,四大喜分别是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刘闻归短短半年时间,便经历了其中两样,还是最重要的两样,不由得让人感叹:知识改变命运啊。
且说到了成亲这天,两家早早就准备妥当。一种亲朋好友在列,一座八抬大轿将秀瑛抬到刘家,父母双亲高坐堂上,二位新人拜天地,入洞房,嘎吱嘎吱,嚼冰糖,也就不必多说。婚后两家更是亲上加亲,二人更是幸福美满,眼看着日子越过越好。
但是到了来年,也就是宝元二年初,北方出现战事了。党项部李元昊脱宋自立为帝,改国号“夏”,也就是后来的西夏政权。李元昊要求宋仁宗承认自己的皇帝身份,不然便起兵伐宋,宋仁宗大怒,全朝上下文武更是同仇敌忾,主张骑兵讨伐西夏,向李元昊兴师问罪。
按说这国家之间的战争并不是刘闻归一个小小的探花郎能左右的,可是到了同年七月,西夏军已经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宋朝北境延州、金明寨一带。宋仁宗大惊,立即派大将刘平和石元孙带兵支援延州。北宋出名相,武将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副相唐介便推举自己爱徒刘闻归,仁宗便让刘闻归作为刘平的副将随军讨伐西夏。
消息传到台州府,秀瑛是半喜半忧。喜的是这次随军伐西夏是一次机遇,要是成功了,定能当个将军,那可比在台州府中做一个小小的文官好多了。忧的是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有个散失,家里可怎么办。
刘闻归听到消息,便安慰秀瑛和双亲,说这是老师唐介给自己的一次机会,老师知道自己的能耐,在这当一个小小的文官可惜了。况且大丈夫生而在世,定当沙场上建功立业,国家有难岂能不顾。
刘闻归收拾好行囊,便起上一匹快马,准备北上随军讨伐。刚出城不到二里地,刘闻归便勒住缰绳,回头望着自己家的方向。其实他心知这一去凶多吉少,但是在家人面前不敢太过紧张,况且他一心报国,哪里会放弃这种好机会。
刘闻刚要走,忽听得后面一声:“相公且慢行!”原来秀瑛放心不下,赶来送这一程,刘闻归下马,二人抱作一团。秀瑛叫来家仆,仆人抱来一坛家乡的清酒。秀瑛亲自为刘闻归到上一碗。
“此去山高路远,相公在外可要多加小心。”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临行前请相公再喝上这一碗家乡的酒。”
“这一碗酒莫约三两,一两祝愿相公出门在外手边不缺银财,多给家里写信。”
“二两祝愿相公随军作战奋勇杀敌,战场上不可乱了分寸。”
“三两祝愿相公旗开得胜,早日归来,你我再共饮三两酒。”
刘闻归泪流满面,一口饮罢碗中三两清酒,转身上马飞驰而去。秀瑛临行前的祝愿其实也是叮嘱,二人深知此去凶多吉少,这一别,又不知何日能相见。
刘闻归在军中也挂念着家里,每隔一月便回一封家书报平安。可是战事却越来越不利,刘平的军队作战勇猛,几次交战西夏军也是损失惨重。但是无奈寡不敌众,西夏军增援部队越来越多,双方兵力太过悬殊,宋军最终还是败了。刘平带着惨部退守三川口,刘闻归也在其中。西夏军包围了宋军,李元昊派人送来降书,刘平当着将士的面将降书撕了个粉碎,众人同仇敌忾,誓要与西夏军决一死战……
秀瑛已经三个月收到刘闻归的家书了,她心知事情不妙,但是也怀着一丝侥幸,万一他会得胜而归呢。又过了三个月,前线传来消息,宋军战败了,大将刘平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了。刘闻归奋勇杀敌,战死沙场。
全家痛哭流涕,但是也没法改变什么,刘家觉得愧对秀瑛,想让秀瑛改嫁。但是秀瑛不肯,秀瑛在刘家守了三年寡,三年后辞别了刘家二老和自己的双亲。来到大佛寺出家,落发为尼,最后无疾而终。
人表达对爱情的态度有很多,也各不相同。历史上不乏像孟姜女为范喜良哭倒长城的千古绝唱,也有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种同生共死,更有牛郎织女这种一年一会的相思之情。秀瑛这种,便是待你音讯全无,我便用爱你的心去爱这世间万物。毕竟刘闻归肯定也希望秀瑛能好好生活吧,只是秀瑛除了刘闻归,已经不会爱上任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