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见了一个认识的朋友,朋友是一个很典型的白富美。大学去了一个文理学院念书,爱好读书和艺术,环游世界,本科毕业之后在国外工作,在欧洲名校读了硕士,如今在国内一线城市有不错的收入,可以说从外表看来,一切都在比较平稳前行。
她跟我说了最近烦恼的事情:做金融的男友在两人慢慢认真起来之后跟她说:他想要结婚以后生四个孩子,必须有一个是男孩,然后希望之后她不要工作,专注家庭。
她感叹,中国男生在追她的时候都支持她be herself,听到她想当女CEO都大为赞许。追她前爱她的精神世界,认真后,还是更在乎她的女性生育价值。
她说,那种真正因为你是你本身,很unconditional的情感似乎只能在外国男生身上找到。
我说,你要是想,中国男生要是说出:「咱们一起努力一人出一半钱买个房」这样的话,就感觉很不真诚。中国男生在国内,似乎只能有一种语气被社会接受,那就是:我养你。
说实话现在自己挣钱都月光,谁养得起另外一个人啊。我自己前段时间掐指一算,觉得我要是个男的,我在国内铁定谈不成恋爱了。我没钱请对方吃饭,没钱定豪华酒店出去玩,没底气跟对方家长说我能付得起首付。然而要是头次约会就摊牌了,也没有第二次约会了吧。那还不如在家打游戏呢。
中国男生的这种压力,以至于这种话语形式也是在女生默许的情形下形成的。社会对于男女的分工有了很明确的定义,你即使不这么想,也得这么去掩盖,去撒谎。有些男性挣钱其实不在行,还要硬着头皮去挣钱;有些女性带孩子也不在行,还要牺牲掉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带孩子。
所以其实这就像是一个迷宫:大家为了融入一种看似easy的生活模式创造了一种hard模式。然后越来越hard。最后只能表面上撒谎背地里违反这个模式(中国婚后女性挣钱+养孩子男的什么都不管只知道吹牛的太多了)。
讲到这个女生,又想到另一个女生,两人同岁,都聪明漂亮,一线城市独生子女,美国大学毕业。女生B谈了一个很多年的外国男朋友。现在两人住在国内,两人都在工作,一起租房。
女生B今年得了癌症。
癌症来的特别突然,很快就开始化疗,放疗,子宫取掉了,一个卵巢也没了。
她刚住院的时候我去看她,她男朋友也在,人很平静,跟我们打招呼,照顾他女朋友,每天上班,平时给她发发搞笑视频,大量research女友的癌症治疗方案。她住院期间也会偶尔出去约个会,两个人看个电影,还是挺甜蜜的。
女生B跟我说,她在病房里,她爸妈、病友、医生和她后来聊起来的大部分人都会多少感动于她男朋友没离开她。就好像她因为这个事情就贬值了一样。事实上,她在从生病到现在恢复的期间,完全没有过「男朋友会不会离开自己」的想法。她说,他俩要是分手,也是因为关系不好,而不会是因为她得过癌症,或者无法生育。
我们开始讨论,觉得大概有两种亲密关系,一种是依存关系,一种是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就是「你没法生育了我们可以领养,只要我们俩在一起就可以一起面对困境」,依存关系则是「我给你提供这个,这个(这些都是既定的,无法改变的),我需要你给我提供这个,这个(同样也是无法改变的)」。
有些人可以接受后者,但我与女生B,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可能对我而言,被人提我自己不擅长的要求,还不如单身来的爽。
最后,一个20多岁的男的,要求谈了没半年的女友结婚后不工作和生四个孩子。真自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