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全文前,请先思考:
●杂乱无序的工作学习环境是否会阻碍了个人升职进步?
●是否因为自己无法高效率工作而时长感到痛苦不堪?
看文章之前,先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的起居室,是属于左边类型还是右边类型?
其实明叔认为两个都太极端了,大部分人应该是处于中间的那类型吧,既不是太乱也不是特别的整洁。其实明叔我以前也是这样,不太注重整理,所以常常遇到这这样的问题:我前几天才用过的某个东西,今天想再找出来却不知道放哪里了,结果花了很多时间去找。
如果换个场景,我们在工作中如果也因为经常找某个文件,或者某个信息,因为当初没有做好有序的整理和分类,导致不得不花时间去寻找,最终影响了整个工作效率。
明叔告诉一个真相:是否有序,决定了效率和人生。
接着我们看第二张图: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现在有很多工具可以用,但是很多人没能很好的用起来,甚至有些人不知道有工具能帮助他提高工作效率。
试想一下,你和另一个人明明能力水平相同,却因为自己不懂的善用工具而在完成工作方面都逊色于另一个人,长此以往,他已经升职晋升加薪而你却还在原地踏步,可能你会想,凭什么?明明是能力相同的两个人,所以是否善用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也是一个重要的能力之一。
那么明叔告诉你第二个真相:是否利用好工具,同样决定效率和人生。
因此,善用工具整理信息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我在上大学期间遇到过这样一个学霸,考试次次名列前茅,但却很少见他在埋头苦读,你可以把他归入天才,但不是因为他有过目不忘的超能力和有无师自通的天赋,如果观察每一个学霸,能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善于做知识笔记。
能够将课堂老师所传授知识点,并且清晰地归纳整理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那可能有人会说,那我也有做笔记啊?可是为什么我也没做成学霸?如果把学霸的笔记和成绩一般同学的笔记拿出来一对比,一下就明白了,学霸的笔记分类清晰内容一目了然,而普通学生的笔记分类相比就显得凌乱,这样的笔记本拿来复习也很难有大的帮助。
学霸的笔记不仅记录知识信息,而且更善于将信息分类,借助外部存储工具,将知识点系统化进行记录,这样的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减少了大脑的记忆负担,让大脑从一个记忆全部知识变成只需记忆知识要点,这里涉及了到了如何构建知识体系,我们稍后说。
运用好这个方法,在工作中也能带来很大的效率提升。
下面是明叔自己的信息整理的经验:
▍第一点:学会搜集并筛选信息
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是不会通过百度进行来搜索设计素材的,他们会借助如Pinterest和Benance等优秀的设计素材网站。所以这里说的搜集信息,不只是打开百度搜索关键词,而是学会使用各种专门的搜索工具和网站。
我在做这篇文章前,我大约收集了十篇相关的文章作为参考,我分别从这几个平台里获取的文章素材:产品经理(woshipm.com)36氪(36kr.com)知乎(zhihu.com)个人图书馆(360doc.com)以及得到APP等,在这些网站中搜索素材获得的内容质量,远高于直接在百度中搜索出来的。
这要求信息的搜索者,对想搜索的信息有一个认知。这就好像为什么我们买东西会打开京东或者淘宝一样。
例如,我想找有关企业并购有关案例,我通过百度进行搜索,给我展现了有关企业并购的百科定义、并购的流程、还有相关的广告,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无用信息,而我必须通过主观的筛选,从中一堆无用信息找到中有用信息,这其实非常的低效,而且容易让人疲惫。
因此我在搜索有关企业并购案例时候,我首先明确想要信息有关互联网创业,因此我会在36氪中进行站内搜索,由此得来的信息质量就好得多。
▍第二点:学会运用工具整理信息
原始野蛮人和现代智人,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当我们得到一个信息后,我们面临一个如何将信息进行存储的问题。没有工具的情况下,我们会直接记忆在脑海里,那么这条信息被遗忘的概率是90%,因为极有可能只记得我记了一个信息,却不记得信息的具体内容的情况。
我们大部分情况下都会选择借助外部存储工具,比如写在纸条上,比如记在备忘录中,只是一条信息的存储或许还没问题,但是如果当我们需要处理大量信息时候,这些明显不便于我们对信息进行存储整理和检索。
这就好比是学霸的笔记本。这方面我用的是 Evernote 印象笔记,不得不说真的是很方便的工具。我在平时浏览网页时,一旦看到某个我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我都会第一时间存到印象笔记中,这样在后续可能会发生需要使用这个信息时候,我不需要在搜索引擎中对这个信息进行搜索,只需要打开印象笔记就能找到这条信息。
万维钢:人脑很不擅长提取记忆里的东西,但是很擅长识别东西,所以我们要专注于识别,而让计算机帮着提取。
其次是做好管理分类,印象笔记允许用户建立三级目录,比如我建立一个明叔说事的笔记本,在这条目录创建了五个选题栏,我每次会将我认为可以成为备选文章的内容进行分别存储,并将能够作为参考的文章归纳在同一个目录下,方便我编辑时候同时查阅素材。这要比用word文档编辑简单高明的多!
我的笔记本中还有我几个特别的笔记本,比如有个标题库,我平时把我认为特别好的标题都整理在里面,而且这些笔记本都是能够随身携带的。
能够云同步是印象笔记最大的优点,支持多平台多设备之间进行同步。比如说我现在正在印象笔记中编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会即时的同步在云端,即使我现在关掉电脑,我也能打开手机或者另一台电脑继续查看和编辑,过程中不需要点任何保存,也无惧数据损坏丢失。
还有像类似的工具,微云或者百度云管家。能够支持将各种文件进行云存储和多平台同步,我工作时候做不完的PPT还是Excel表我直接丢到云盘里,我回家后再从云盘中打开就能继续工作。这意味着我再也不会出现因为忘记把文件拷进U盘中而中断我的工作,随时随地只要有网络就能继续我的工作。
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好桌面整理,这里的桌面不止说办公桌面还有电脑桌面,我常看到公司有的员工的电脑桌面,大量的文档和图片都直接堆放在桌面上,显得无比凌乱。我就问他,能不能把上周的数据统计表再发我一次,他开始在桌面漫无目的的寻找半天,这样工作状况,效率如何能提高?
其实只需建立几个文件夹就足够了,把所有文件按类型分类,也可以按时间顺序分类,根据每个人的工作情况作不同选择,然后把每个必要的文档标注编辑人姓名和日期,这样对每个文档属性都能一目了然。
如果对桌面要求更高的可以尝试一款名为Fence的桌面分类工具,译名为栅栏,顾名思义就是能把桌面文件用一个个框格分类,非常的便于整理,桌面整洁了,浪费在找文件上的时间就少了,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所以不要说自己不知道怎么提升工作效率,不会用工具,难道是原始人吗?
▍第三点、建立知识体系
如何建立知识体系,明叔认为需要做到这三点。
●举一反三
当获取一个信息后,寻找与这条信息相关的联系,其实是上学时候老师提过无数遍的举一反三的能力,我这里用的是李叫兽的案例:
我在一本讲神经心理学的书籍中偶然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这句话如此之简单,任何人看完、学习完甚至把它背得滚瓜烂熟都不会超过5秒钟。
但是我却当场就学了1个小时以上,我问自己:我遇到的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所解释呢?如果不找出至少5个现象我是不会罢休的。首先我想到了iPod的文案“把1000首歌放到口袋里”,这句话显然比“小体积大容量的mp3”要好的多,因为上面说了“人的大脑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视觉化的信息”,而“1000首歌放在口袋里”能够就是更加视觉化的信息。
当你只有一个知识的时候,增长1个知识可能就是增长一个知识。但是当你有10000个知识,接触1个新知识可能意味着增长了5000个知识——因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识建立了联系。
将信息与信息,知识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最终能决定一个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
●发散思维
什么是发散思维?比如当我获知一个知识点后,思考这个知识可以用于做哪些事?例如说在上文中,我们知道了印象笔记可以在多设备上同步笔记,是否有人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如果不同设备的两个人同时登录一个帐号,那样是否可以实现协同操作?答案是OK的。那么这个超出原本理解的思考过程,可以称之为发散思维。
明叔认为产生对信息原本含义之外的思考,这一点很重要,比如一些创意工作者,想法就不该被框死在一个思维逻辑中,发散性的思维能够帮助一个人更加适应他的工作。
●追根究底
职场上大部分人容易满足于现状,失去了对事物刨根问底的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人,在别人已经麻木、对周围事习以为常的时候,仍然不断的探索背后的答案,能透过事物本身看到很多问题得出很多信息,所以遇到自己不了解,或者觉得有趣的事,不妨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原因是什么?
▍第四点、坚持不懈并不断修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会使用一个工具或许不难,但是很多人却做不到坚持使用下去。
首先一定要把习惯养起来,平时看到有用的文章,顺手就保存到笔记中。从同事那儿接受的文件直接改个名另存到特定文件夹中,到了关键时刻就会发现,幸好当初保存了分类了,省下了很多麻烦事儿。
所以关键在于坚持,当能够以高效率的完成所有工作后,老板又怎么有理由喊你加班呢?
本文总结
看完本文后,我们至少应该在这三个方面有所升级:
•方法升级:摒弃原本低效的工作方法,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能力升级:掌握运用工具增效的能力,强调能力至上。
•思维升级: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用知识提升自我价值。
本文是由上一篇文章“为什么你的后辈,月薪却是你的两倍?”展开的文章,如果没看过这篇文章可以通过右上角菜单的查看公众号,关注后进入查看历史消息来阅读。
—·End·—
看完本文后,你是否产生了一些思考,这里明叔有两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关于信息整理,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分享给大家?
你有没有因为没做好信息整理而导致自己后悔终生的事?
欢迎明叔个人微信公众号 mingshutalk 给我留言或者加微信 yinming360 与我联系,明叔会收集并回复每个人的留言,优秀的留言内容明叔会整理出来并与大家分享。
下周二晚八点推送预告
明叔将分享内部员工培训内容
如何做分析找问题?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