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修水,位于赣西北的修河之上,幕埠山下,古号分宁,国史上称上望。修水历史攸久,民风淳厚,商即封艾侯国,治都在修水名镇查津镇。自古以来,家乡便有采艾食艾的习俗,特别是艾米果,和修水哨子齐名,是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风味小吃。
清明前后,春雨霏霏,长睡了一冬的嫩艾,打着阿欠,伸着懒腰,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它们承载着天地的灵气,吮吸着雨露的精华,在道路旁、荒地里、山坡上,尽情地舒展着迷人的风姿,娇嫩欲滴、清香醉人。
艾是菊科植物,有浓郁的香味,嫩艾可食,是上好的食材。清明前后,采来鲜嫩的艾草,洗净,在开水里烫一下,捞起、滤水,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蒸熟即成美味,简单、易学易做。
在艾香飘逸的季节里,乡情随着艾香塞满了修江河畔。
因阻于疫情,我滞留在家里已有些时日。为排心中孤闷,便来到老家,欲采点艾苗,重温一下儿时的味道。婶娘们见着,热情有加,嘘寒问暖,留吃留喝,当然是少不了艾米果的。
推开农家的大门,宽敝的院子里,几珠桃花正开得鲜艳,别墅型的新居,明窗亮几。不知从哪蹦出一条黄犬来,对我獠牙咧齿,汪汪直叫,婶娘笑骂一声:真是个畜生,家里人也不认识!
婶娘家还没开吃,伯娘家又来叫吃艾米果了。
那一声声唤着我小名的乡音夹裹着独特浓郁的艾香味,早把我多日的苦闷荡到层层起跌的山峦外去了。
艾,有药用功能。它不仅能注病,还可医治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