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颜色

去年,单位录制一期有关父亲的节目,我有幸参加。主持人前几个问题,我倒能一一作答。可当她问到:“如果只能用一种颜色形容父亲时,你觉得会是什么颜色?”镜头前的我竟分了神。我想起了高高耸立的选煤楼,想起了矿工们沾满煤灰的身影,还有父亲走向矿井的背影……再想到如今年老体弱,疾病缠身的父亲,泪水竟抑不住的簌簌落了下来。

父亲是众多煤矿工人中的一员,一生大多数时间都与煤炭打交道。在深埋地下的巷道里,他耗尽了一生大多数的光阴,挖掘着我们一家人的希望。每一粒沾满指甲缝的煤渣,每一道嵌入皱纹的煤灰,都诉说着这份职业的沉重与艰辛。父亲的颜色应该是黑色吧,我想。

父亲出生在崆峒区的一个小山村,十八九岁就跟着二爷去了安口镇的煤矿谋生。我出生在矿区,如今对矿区的多数记忆已渐渐模糊,但父亲去上班的场景却格外清晰。每次上班前,他总会仔细检查安全帽的扣带,轻轻擦拭矿灯表面的灰尘,然后背起磨得褪了色的工具包出门。

我时常看着他渐渐走远的背影,心里泛起一种酸涩。我不知道那片黑暗的地下世界,藏着多少未知的危险,而他却把光明和温暖,都留给了地面上的家。

读小学时,郑智化的《水手》红遍大街小巷。但我更爱那首《老幺的故事》。“黑色的煤渣,白色的雾。阿爸在坑里不断地挖,养活着我们这一家……”每当旋律响起,眼前就浮现出父亲挥动铁锹的身影。   

父亲先后在开采队、掘进队和运输队工作,全是煤矿最艰苦的一线岗位。那时井下的安全条件远不如现在,事故时有发生。记得那是一个树叶泛黄的秋天,矿区子弟学校的语文课堂上,老师让我们默读朱自清的《背影》。当我正为文中父亲翻过月台买橘子的段落感动时,老师用低沉的声音告诉我们:“下午矿区发生了事故,咱们班下午没来的两位同学,他们的父亲再也回不来了……”我的心里一紧,一阵恐惧感迅速在心里蔓延,生怕下一个噩耗与父亲有关。在那个电话还未普及的年代,我失魂落魄地熬到放学。当我满头大汗跑回家,见到父亲时,竟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次事故,让我第一次如此真切感受到矿井深处潜藏的危机。以前我只模糊地知道井下工作的艰苦,以为父亲疲惫的神色、湿透的工服便是全部。却不知道那些深埋地下的巷道里,竟蛰伏着塌方、瓦斯、水灾等致命威胁。父亲每一下井,都存在着生死一线的危机。父亲很少向我和妹妹提起,井下随时可能降临的危险。那些被他轻描淡写带过的"日常",原来都藏着我无法想象的惊心动魄。而父亲和工友们却在那些惊心动魄的黑暗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

几年前,我去煤矿采访,看到新式的皮带传输代替了以前的矿车运输,智能设备监控着井下的每个角落时,我感慨道,父亲那代人用血肉之躯丈量黑暗的岁月已成了过往。

如今,每当夜幕漫过城市,我总会想起父亲额头的煤尘。那些黑色的印记,早已不是颜色,而是照亮我一生的光。它是矿井深处永不熄灭的矿灯,是岁月里最沉默的坚守;是无数矿工用脊梁撑起生活的倔强,是平凡如煤块的生命,在岁月的重压下淬炼出的永恒光芒。这光早已渗进我们这些煤矿子弟的血脉,让我懂得:最深沉的爱,从来不是喧嚣的炽热,而是如大地般无言的托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那次的矿难,父亲的工友二猫就不会死,也就没有后来发生的一切,父亲也会像所有被榨干了...
    孤城_醉卧阅读 297评论 2 1
  • 二叔把我们安顿在西岴深巷内一间建于70年代的红砖瓦房内,只不过这砖已经被煤灰染成了黑色,破碎的玻璃窗和锈迹斑斑的铁...
    佘大玻阅读 3,217评论 0 0
  • 晚自习结束后,成绩好又漂亮的班花走出了校门,回到单租的房间里一边惬意的吃着锅巴一边演算着一道棘手的化学题,犯困的时...
    佘大玻阅读 872评论 0 1
  • 主题征文 《时间胶囊》 望着充满生机活力的生活区,不禁回想,来这里投身建设、娶妻生子、安家落户已十八年了。家属楼的...
    琴之小舞阅读 123评论 0 1
  • 一 今年上半年,因为再次爆发的疫情,我被迫停工呆在家里。算了一算,从四岁上幼儿园开始,如今已过去20年,能在家里呆...
    Mr__树阅读 2,759评论 30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