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振兴”的目标看邮储银行的成长空间

刚召开的“脱贫庆功大会”庄严地提出了“乡村振兴”的目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有同样的表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国家乡村振兴局已挂牌。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阶段我们的城镇化率已是60%,传统的乡村已离我们远去。但那个已远去的乡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我们的工业化进行了太多的反哺,“知青”、“疏散下放”等等等等。现在提“乡村振兴”是我们在实现工业化后对乡村的回报吗?我想有这么一点儿情素,但更多的是时代现实的需要。实践早已证明:少数土豪富起来后对消费的带动是有限的,而要让消费真正成为带动经济的主力,必须要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而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尚有40%的乡村群众的消费潜力可以好好挖掘。所以脱贫攻坚不是一场作秀,乡村振兴必然要推行!

    那么乡村振兴的任务应该交给谁呢?乡村的新基建老基建都要抓好;金融服务,尤其是创新的金融服务,更应该抓好。

  回溯到几个月前,蚂蚁金服的上市戛然而止。我们似乎能感觉到:最高层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控制权不能旁落他人。随后,邮储银行获得了直销银行的牌照。邮储银行作为国有大行之一,成立最晚,有着丰富的下沉网点资源。成立得晚,意味着很多有成长性的业务还没得到开展。在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创新型的业务大有可为。比如“邮储食堂”。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邮储食堂只是一个引子,假以时日,广阔的农村、独家经营的优势能给邮储银行沉淀出丰富的数据资源。这一点是有政策保障的。      2021年2月20日,银保监会披露了其在昨天下发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24号)。

此文件将引发互联网贷款领域地震:

一、风险控制要求一刀切。银保监会明确银行、消金公司和信托等等主体开展互联网贷款,独立开展风险管理,自主完成风险评估和具有重要影响的风控环节,严禁将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关键环节外包。

这一条史无前例地对放贷主体的风险控制要求的独立、自主要求拔高,最大程度在避免第三方外包机构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对所放贷款将无可推卸地承担所有责任。

二、联合贷款中放贷银行、信托和消金公司的合作放贷主体单笔贷款合作方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一条对以蚂蚁金服、度小满金融等等机构影响巨大,此前此类机构在联合贷款中通过小贷公司出资比例较低,有的出资比例甚至低至1%。

三、与单一合作方(含其关联方)发放的本行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行一级资本净额的25%,这一条对北京边上某直辖市的地方银行天某银行可能造成较大影响,该行近些年大规模与蚂蚁金服等平台合作离开该省将贷款发往全国。

四、地方法人银行不得离开所属注册地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这就意味着除了国有大行、十二大股份行、信托和消费金融公司外,几乎所有商业银行的跨省互联网贷款被叫停。

    除了政策的支持和指引,邮储银行自身也在努力,据说近期不断的从各大互联网科技公司挖人,还拟定向增发300亿的资本金。无独有偶,最近作为巴菲特和芒格价值投资观念的传承人,喜马拉雅资本的李录先生也大幅增持了邮储银行的股份。

    在以上背景下邮储银行的未来成长空间有多大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