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什么历史书籍可以让人对历史有更加深入并且全新的认知的话,对我个人而言,我想到的第一本一定是《全球通史》,第二本就是最近刚刚看过的《人类简史》。
《全球通史》是更加横向地铺展整个人类的发展,同时不同地,类比着文明变化和文化变化来探索全世界的进化奥秘,更加客观和基于史实。而《人类简史》更多的是以生物,经济等角度分析人在历史中的变化,就像是西方神话中常说的,上帝在看着你们的行为一样,你可能不知道你眼中流露的快乐或者痛苦,但是上帝知道,可以说,这算是上帝视角。
《全球通史》使我感触最深的一个点是,哪怕世界各个地方还是分割的个体的时候,文明的演化进程也出奇的类似,以至于公元1500年前的世界都似乎是平行空间的雷同缩影一样,比如,似乎人类在同一节点走入农业革命;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和孔子处在相近时期,并且都对唯神论产生新的想法;而罗马帝国和汉帝国又同时期强大于东西方等等。
而《人类简史》最让我共鸣的一点是,人类在认知革命后的文化的突变衍生,有一种基因突变或者说是大裂变的大颠覆,甚至时至今日,所有一切的进化都是似乎文化繁衍左右着人类繁衍一样,而文化同时也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思想产物,这本书就像是外科手术的电脑显示屏,让你自己看见你自己的脑袋里的神经脉冲。
《人类简史》这本书,总体语言和思维上,新奇而有趣,很像今天很时髦的脱口秀节目,简单的俏皮话里带着深刻。这避免了说教式的枯燥,又让知识更加易懂。而这其中对于人类的见解也很深入,很长时间以来,直立行走早已经是人类的基本特征,这已经千百年来毋庸置疑,就像人们定义绿的果子比较酸涩,而红色的都会相对甜美,当然这只是基于可 见特征,事物似乎还有更多难以看见的区分点,比如泉水富含矿物质,有益身体,但是鹤顶红溶液也一样,却可以顷刻致命。似乎随着进步,我们更加擅长做区分,以至于很少会对事物的认知出错,所以我们通过大量史料,早已知晓人类的进化史,这些客观的东西又都是在说明,在生物界,行走的人类,占据了大半的历史,但很多人忘记了一个问题,那些我们难以以特征区分的部分的意义,比如,直立行走的人类,在历史长河的前前后后,真正人而为人的到底该是什么方面?
当然,这个问题最突出地方就是,容易引发人们的思考。
作者似乎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字里行间都在围绕类似的思考,他在本书中把人类历史分成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融合统一以及后面的科技革命。说到革命,自然是大变动的,迈出一大步的,从字面意思可能很多人已经基本能理解作者要讲的是什么了,但是当你往下继续看的时候,你会发现作者的想法和我们似乎不太一样,就像现在的人们可能会觉得人类统一或者科技革命才是历史中的重要节点,而在作者眼里,真正的关键点似乎就是第一章的认知革命。
而下面我们即将跟着作者一起看到的将是和我们认知不太一样的“认知”。
这件事要从7万年前的东非的智人开始,他们在某个时间点开始具备“八卦”的能力,或者说组织语言的能力,他们可以把一件虚拟的事情,让很多人共同认知和认同,比如部落中某个人很懒,大家就一传十地八卦起来,懒是能看到的吗?很显然更多是虚实结合的总结,于是人类开始现实和虚拟结合的思考方式。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虚拟的事物,语言变得越来越精准,于是虚拟事物的影响力变大,人群开始一传十十传百地相信善与恶,形成统一的群落规则,这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凝聚力,这就是文化的雏形,甚至后来的神明,宗教,主义,都是人类想象的虚拟事物和规则,而从简单的善恶之分到后面的主义之分,人类已经可以完成万亿计的群落凝聚,而虽然人类历史被分成农业和科学革命,但是这些的突破口,个人认为都是人类愈加纯熟的想象力推动的,文化文明本质都是虚拟事物,是基于自然现象以及部分实际存在的人或者事物搭接而成,达成效果是人类可以借助这些达成群体凝聚力,完成更多更复杂繁琐的运作,从而推动着世界和经济的强力发展。就像现在世界最成功的一种规则,资本主义,我想世界上至少四分之三的人相信它,并为之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或者换一个说法,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这也是作者一个核心的观点,文化文明才是真正的历史助推力。
而人类从认知革命起,文明的不断进步,冲突,革命,最后的融合,总是在往一个方向进展着,人类凭借想象力虚拟出世界规则,贯穿所有个体,为了更好核对虚拟规则的正确性,数学蓬勃发展,概率学逐渐可以预估未来,为了思考建立更深刻的规则,生物学,天文学也应运而生,为了更多个人的支持和凝聚,农业和畜牧业也发达起来。而为了让更多的人遵循规则,资本主义消费主义不断扩大金钱的流动和方便性,增加了人类对金钱的向往力度。我想从这本书中,我也获得一个结论,人类的精神力量是极其强大的,这样才有了我们更加璀璨的文明,但是同时似乎也发现,人类越来越多,昌盛繁荣背后,欲望也被放大了,个体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可偏偏这些最终不会被历史记录下来。真正被记录下来的,我们可以理解成书中的章节,人类统一和科学革命,当然农业革命也是其中之一。
在其他章节中,作者认为农业革命可能只是某个物种的扩张计划,被人类发现并利用了,于是种植和蓄养的食物和人类文明融合在一起,而在人类融合和科技革命章节,作者认为融合是因为文明拓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科技也是经济推动下的产物,所以综合起来,最终都是人类文明繁衍的加快,才形成了今天的世界。同样我在这些内容中,看到一种揉碎了捞出看的历史即视感。
不过历史历来都是冷血的,巨人前进的脚步,不经意踩死几只蚂蚁,仍然抵不住远方的曙光和美酒,不过虽然事实如此,《人类简史》的作者仍然带着丰富感情色彩的思考,既冷眼观瞧,又热血肺腑。书中作者还提及很多有意思又值得思考的观点,事关无记载的历史,基因,科技的愿景以及人类的快乐和幸福。
首先,对于7万年前以及更久远部分,作者认为因为没有明确文字的衍生,没有记录下来,但是不能说那段时间的历史不精彩,7万年前世界各地就已经出现了智人长途跋涉到各个大洲的证据,而且农业革命没有发生之前,人类生存更加需要对自然的理解,就依据这个观点,我个人也认为可能甚至远超现在的生物学家的见识,包括陆地,植物,气候,野兽习性,昆虫的毒性等等,都必须要有准确的理解和记忆,否则就是性命之忧,我想如果这些可以记录下来,一定是最璀璨的珍宝,甚至考古研究,智人的大脑容量居然超过了现代人类,而这似乎有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当人类认知文化发展迅速,科技发达,工具使用更加便捷,会让人类进化还是退化?而似乎这些因为无证可寻而逐渐淡忘在历史长河中,我想,这样我们不是也可以自豪的说,祖先是真正的大智慧生灵吗?
对于基因部分,作者观点为基因的进化本质上是缓慢的,但是人类近几千年的文明进化很快,会有人类被推着走的感觉。就像作者在提及农业革命的时候提到,到底是人类驯服了小麦,还是小麦驯服了人类,小麦个体得到了全世界散布,而人类从四处采集和狩猎中,变成了低着头,顶着太阳,伺候着这样一个物种,开始有了颈椎病和关节疾病,似乎人类从认知中得到了制造食物的知识,但是基因还停留在奔跑和狩猎的时代里,而今天的手机电脑,人们不需要动就可以赚取薪水果腹,但身体素质下滑严重,或许真如作者所讲,基因的本质就是繁衍和复刻,所以个体的种群数量,更像是基因最本质的方向,那么个体的幸福健康以及快乐指数呢?
幸福指数是最近很流行的分析词汇,很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都在分析,这也就是另一个话题,也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幸福快乐是什么?上面说人类的进步让群体增加,生活便捷,或许对比远古人类是幸福的,但是身体强壮,靠采集狩猎就可以吃到丰富的食物,营养全面,到底是不是也是一种幸福呢?分析称,远古人类一天只需要采集狩猎三小时就可以得到足够的饮食资源,其他时间都是坐在一起闲话,似乎看起来也是幸福,到底什么才是幸福快乐呢?文中作者大概提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活的更加有意思,第二个是生理上的多巴胺,第三个是源于佛家的放下欲望,不过我想,第三种很少有人能做到,而第二种又显得太生物化,而似乎第一种更接近于人类的本质。而回顾历史长河,无论方向的对或者不对,都不重要了,每一个个体对有意义的追求,求同去异的变革,才是幸福的原动力。
而最后作者展开想象对于未来科技的预测,作者的文字里也透露着担心和忧虑,似乎未来的时代,当科技足够强大,任何摆在人类面前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寿命,食物等等都没有界限的时候,那人类本身的意义在哪里呢?
这里我一直合上这本书都是在思考的片段是:古老文明中有上身狮子的神,而现在科学已经做到了老鼠身上种植人耳朵,这似乎人类的想象力从祖先到现在都存在着类似的智慧想象,都突破了人类形态的想象,那么未来是不是行走的人类也不再是未来世界的主宰了呢?
我以前经常说未来可期,充满斗志,甚至我在32岁之后,仍然有看这样的想法,我是个不屈服现在,不怕未来的人,但是看完这本书,忽然觉得,沧海一粟,这个世界无论时间空间还是社会规则上都是庞大的,个体总是渺小的,而怎么样去认知这个世界,真的对于个人非常重要,古人说读史使人明智,也许和作者说的一样,懂得个人在历史中的成长意思,才是幸福的源泉。
好在至今,作者的担忧还没有出现,我们还是行走的人类,也很感谢作者,让我从不同的角度看懂很多以前模糊的东西,这些就像指路明灯一样,让我更加认清世界,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