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隐士》 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其淡泊;苏轼有"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明其节操;周敦颐总结一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于是菊花成了隐士的代言人。 两千多年前的汉魏时期,人们就对这种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与文人墨客有所不同的是,普通人更看重菊花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汉代有一个叫王畅的司空,对菊花非常感兴趣,不但吃菊花,连洗手脸洗澡都用菊花泡过的水。除了王畅,陶渊明也非常喜欢菊花,有一年九月九日重阳节,陶渊明家中无酒可饮,只好坐在院子里菊花丛中,摘下大把菊花,闷闷不乐地独自欣赏。正在此时,突然望见一个穿白袍的人来了,原来,朝廷屡次征召陶渊明做官,他都没有答应,江州刺史王弘想要结识他,派人给他送来了美酒,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开怀畅饮,并且以菊花为下酒物,这便是文学史上有名的"白衣送酒"典故。 当然,菊花不仅仅限于食用,人们也用它养生治病,以菊花为主材的中药,可称得上中国医药文化中的"营养老汤",其口味甘甜、清香,作用平缓,经常用上等菊花泡饮,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于肝火旺,长期用眼导致的眼睛疲劳、干涩,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对口干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均有一定疗效。
2024-10-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北京秋游篇章:孔庙/国子监游记 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季节,我踏上了探访孔庙和国子监的旅程。孔庙和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