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梵唱-笛子独奏


菩提梵唱-笛子独奏-琴台乐坊

        菩提梵唱描述的是佛家日常生活,现常被人当做一种宁静淡泊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晨钟暮鼓源于佛教有早上撞钟晚上敲鼓的习惯。唐李成用在诗《山中》写到:“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菩提梵唱则源于和尚每日念经。梵,是印度语“清净”的意思。梵唱为梵呗中的一种,佛教徒(出家人或住持)举行宗教仪式时在佛菩萨前歌诵、供养、止断、赞叹的颂歌。一作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佛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据大智度论卷四,佛之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出之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播,闻而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

嗡嘛呢呗咪吽 亦步亦趋随顺佛行

嗡嘛呢呗咪吽 听这天籁般和声

嗡嘛呢呗咪吽 在苦海的岸边回眸

嗡嘛呢呗咪吽 愿人间祥和太平

今生对红尘的眷恋 忘记了轮回的痛

尘不染尘 何来有尘

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轻舟万帆青山 远近皆是幻影

天地之间 红尘有爱

菩提路上 心中有情

嗡嘛呢呗咪吽 亦步亦趋随顺佛行

嗡嘛呢呗咪吽 听这天籁般和声

嗡嘛呢呗咪吽 在苦海的岸边回眸

嗡嘛呢呗咪吽 愿人间祥和太平

今生对红尘的眷恋 忘记了轮回的痛

尘不染尘 何来有尘

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轻舟万帆青山 远近皆是幻影

天地之间 红尘有爱

菩提路上 心中有情

嗡嘛呢呗咪吽 亦步亦趋随顺佛行

嗡嘛呢呗咪吽 听这天籁般和声

嗡嘛呢呗咪吽 在苦海的岸边回眸

嗡嘛呢呗咪吽 愿人间祥和太平

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又分五种:

(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

(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

(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

(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

(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