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人,究竟有多美

今年清明节前公婆要回家祭祖,爸妈忙于种花生和照顾姥姥一时也脱不开身,老公身在南方工作,于是偌大的帝都只剩下了自己和大宝。

怀孕俩月住在五环外,每天却要去西直门送儿子上幼儿园,别人家怀孕被当成女皇一般被一大家人伺候照料,我倒好不仅要每天接送孩子挤公交坐地铁,周末还要带孩子去学大提琴。更恐怖的是我要面对独居的生活。我怕黑不敢一个人住。

从小到大自上学我过的都是集体生活,住集体宿舍,这让我感到安全。毕业后也多数是合租,很少一个人生活。我胆子小,特别害怕晚上一个人在家,非得一个人面对这种情况常常是想象力过分发挥以至于失眠天亮才睡。

可想而知我的不满和崩溃,我对着手机那边的老公哭诉他们对我的漠不关心,谴责他们居然让我陷入这样的境地。我大声说恨他们,然后歇斯底里大哭起来。理智上我知道为了胎儿我应该隐忍克制开开心心,可是我实在无法忍受这种“待遇 ”。

可是生活就是这样,哭过之后,该面对的还要面对。

还记得那天不到五点把孩子叫醒打车把公婆送到车站,办理送站进站看他们坐好,然后出站带着孩子去幼儿园。儿子最喜欢坐公交车,于是从南站坐上了去西直门那边的公交。早上有点冷,车上的人也都欲睡昏昏。本来就孕期嗜睡的我好像在车上睡着了,最后是被冻醒的。到了学校才七点多,于是在路边的牛肉面馆吃早餐。

等吃完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这时自己已经困得不行了,直接叫车回家睡觉。午饭胡乱对付了一下,下午三点开始准备出门,坐一个多小时地铁,在五点前赶到学校门口。接了孩子从新街口地铁坐两站到西直门,然后走很长的路到十三号线的首发站,一般都可以有座位。除非碰到孩子有课外班六点下课,那时地铁人就比较多。

城铁高速行驶着,一直坐到霍营地铁,然后再转八号线到回龙观东大街站,基本到家也七点多了。两个人都饿得饥肠辘辘,在楼下超市买菜面条酸奶和各种生活用品,孩子有时会很懂事帮我拿个酸奶什么的。幼儿园没有什么作业,我只好让大宝先喝酸奶,练会大提琴等我做饭。

吃完晚饭已经是八点半有时快九点了,孩子迷上了对着手机KEEP练习瑜伽和体操,我会让他练习二十分钟或半小时,然后洗澡,睡前再读一下甜心英语或千字文。通常都是十一点才能睡觉。一天下来孩子沾枕头马上就睡着了。我却不敢立刻睡,检查好门窗,然后拿一把椅子顶在门后,还拿了家里常用的那柄长雨伞斜放在门后,我自己天真的以为这样有动静我就能听得见了。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虽然儿子没有看到我做这些但是早上的椅子他还是看到了。有次晚上我忘记把椅子放门后,他还提醒我说妈妈忘了把椅子放在门口了。我差点要哭,孩子什么都不说可是他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小小年纪过分懂事,看了让人心疼。他有时还自己煞有介事地检查各个门窗,我反而更加紧张了。不过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为了儿子我会拼命的。抱着豁出一切的态度慢慢也就不再胡思乱想又困又累很快也就睡着了。

第二天,六点前起床,叫了顺风车(不过后来都改坐地铁了,即使在怀孕六七个月也坚持坐地铁送他上学,还在坐地铁的路上看书,这也是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因为回龙观六点后进城就很容易堵车,所以要想省钱坐顺风车就只能早起。好在儿子没有起床气,早上不堵车我们也很快就到了学校附近。那时正是春天,有时走到半路的环路上才看见太阳缓缓升起,金光灿烂,照在迎春花上面美丽非常。有时雾霾,一切都灰灰的。春天的脚步渐近,柳树开始变黄变绿,一切都欣欣然散发着春天特有的生气。

送完孩子,我吃完早餐就坐上111路去北海公园,因为以前住在后海,最熟悉和最眷恋的也是就这个大园子了。我熟悉她的四季,寒来暑往,春风秋雨,冬雪倒很少见,因为帝都的冬天没有雪。

公园里呼吸完新鲜空气,继续坐车返回新街口然后走路去西城区第一图书馆,这里一楼有自习室,三楼的阅读室也可以带书进去非常适合自学。不太爱去国图的原因就是存书包太麻烦还不能带自己的书进去,所以我除非查资料一般不去那。最喜欢的就是离儿子幼儿园比较近的这个图书馆了。

图书馆九点开门,每次都人满为患。这就是身在大城市的好处,你随时可以看到比你更加努力的人,让你想偷懒都不好意思。因为一直想提高写作水平,所以听从了专业人士的建议开始学习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这套书一共有四本,有人三个月就读完了,我断断续续只读完了第一册,看到别人读完了才发现自己对自我的要求太低了,于是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读十页,三个月读完剩下的三册。看似简单的任务,其实坚持下来也不那么容易呢。

我通常是九点或者十点来钟到图书馆然后一直看书到一两点,中间饿了就去楼道间喝个酸奶或者吃个苹果之类的补充下能量,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一般下午两点,实在又困又累然后这时会去吃饭。好在图书馆对面就是一家兰州拉面馆,不过我最常去的还是地安门的意大利餐厅 ,那里的披萨和沙拉是我的最爱。

图书馆旁边就是官园公园,有很多的海棠和樱花树,还有好闻又好看的丁香。吃完饭的我一般头昏脑胀,实在不适宜读书,这里或者北海公园就是我最好的休憩场所。

春天是迷人的季节,有时下午接完孩子会想带他去北海公园玩,因为我知道早晚要离开,所以在拥有时会分外珍惜。晚上的白塔在周五或者周末时会亮起周围的灯,在深蓝的夜空中,白色的塔身庄重肃穆美丽。我们经常围着琼岛下的亭子走一大圈。有时八点半静园时才出来,这时候再去坐八号线地铁,回家常常十点了。

或许是因为水瓶座的缘故,我不太爱走寻常路,有时放学还会带他去三里屯或前门的page one书店挑书买书,有时也去三联书店和地安门的中国书店。所以每次回家都不早了,几乎没有早睡过,但早起却是必须的。

因为我听说怀孕期间不仅多读书也是一种胎教,积极的运动对胎儿也比较好,所以我坚持送孩子去离家比较远的地方上幼儿园。尽管小区就有一个,但如此舍近求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给自己一个运动和离开舒适区的理由,有时这个动力要从外部施加。为了孩子我不能睡懒觉,不能不学习(幸好我本来就爱看书写字),不能不运动,大宝爱走路所以我每周日下午会陪他去奥森步道走一圈。因为周六要上足球课和音乐课。

也正是因为这些言传身教,大宝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爱运动(这个似乎是天生的),虽然爱吃也不胖。更加受益的是孕育中的二宝,我的阅读和运动,以及每周一次的大提琴学习都促进了他的良好发育。至少从现在已经快两个月的他来看,他对事物反应快,很敏感,甚至感觉能听懂我们的对话。咿呀学语和对话中有时似乎看得懂你的眼神。虽然这也许只是来自父母的想象和幻觉。

我不能说自己多努力,但在那段自己接送孩子的日子里,我顺利完成了规定的读书计划,还在图书馆古籍地方志馆看了很多很有趣的书。在“被迫中”养成了早起的习惯,饮食合理,读书之余还加强了体育锻炼,更珍贵的是在与儿子的日夜相处中我更加爱他理解他了,也懂得了陪伴对孩子的成长多么重要。

日本国宝级医师日野原重明说过“珍惜那个为了理想而努力活下去的自己,珍惜那个为了梦想而不懈奋斗的自己。同时也要接受逆境的考验,接受现实的考验。”我想我做到了,没有那些艰难环境的逼迫,我不会发现自己也可以适应独居的生活,不会发现自己也可以养成看起来不可能的早起习惯。环境的压迫常常会激发出自己未知的潜能,也正是在这努力中我们才能发现自己努力起来究竟有多美!

因为这经历,我为自己骄傲。原来我也可以做到我心目中想要的样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