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播报(四十三)中考名著阅读之《艾青诗选》(4)

图片发自简书App

聂宇琛播报:

那个珂尔沁草原上的诗人

对我说:

“北方是悲哀的。”

不错,

北方是悲哀的。

从塞外吹来的

沙漠风,

已卷去

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

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

带来了恐怖,

疯狂地

扫荡过大地

荒漠的原野

冻结在十月的寒风里;

村庄呀,

古城呀,

山坡呀,

河岸呀,

颓垣与荒冢呀,

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

孤单的行人,

上身俯前

用手遮住了脸颊,

在风沙里

困苦了呼吸,

一步一步地

挣扎着前进……

诗人用亲切的口语写这首诗,跟他着意要无遮蔽地抒发内心的情感的意向一致,他只能这么写,甚至带着挑战的姿态。排斥了华丽的矫饰,弃绝了空洞的说教语言,采用鲜活的有弹力和流动感的语言和语调,这正是现代诗应当有的艺术要素。困此,对于当年初学写诗的青年是最有魅力和启迪的。它引导了一代人写起这样的带有散文美的自由诗。


王译旋播报:

《礁石》是艾青的一首短诗,只有两节八句。但是,这首八句组成的简短的抒情诗,却用了比拟、象征等好几种写作手法,创造了歌一样的旋律,画一样的景色,无穷的想象空间和深厚的意蕴。          这首诗歌并非以咏礁石为目的,而是借咏礁石而咏人抒怀,诗歌中的形象具有象征意义。向礁石“无休止地扑过来”的浪,象征着迫害他人的人;而伤痕累累,却依然挺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则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                    诗的第二节,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两幅对立的画面。一幅是礁石浑身伤痕累累累累“像刀砍过的一样”;另一幅则是礁石“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 看着海洋。”画面之间,对照鲜明。这里借助“站”“含着微笑”等词语,赋予礁石以生命,使之人格化,并将其长期受到迫害,却依然坚强不屈、乐观自信的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这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微笑的方式生活,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这是《礁石》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