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周,整个人忙得脚不沾地,晨读也因此被耽搁,非常不安。
说到底,人太少,活太多,再说到底,自己的效率太低。
举个例子吧。
6月底知道自己7月10日要交一个报告,期间也数次想起这个事情,因为也确实没有闲着,就把这个报告一直延后延后,直到昨天上午,我着手写时,连续开了两个会,接待了一拨客户,到了中午,又被硬拉着去应酬了一拨,将近1点才到办公室,想着开始写,结果困得不行。等到下午领导问及时,我说下班前上交,最后因为上级公司催得太急,领导就干脆站在我的背后,看着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原计划需要三个小时完成的报告,被我一个半小时哗啦啦写完了。
这种被追着跑的感觉实在是很差劲,但是这种哗啦啦高效完成的感觉很棒。
今天的晨读材料推荐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前三个,分别是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
001 积极主动
把一个人遇到的事情划分为两个范围: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譬如A君很关心公司的人事变动,可是他自己所辖范围根本决定不了什么。这个时候,他天天想着,谁谁谁要上去了,谁谁谁要调走了,为此耗费了不少精力,也弄得分外焦虑,自己所辖的工作也因此受了冷落。这边是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不重叠造成的精力分散。
若是关切范围完完整整地在自己影响范围内,即,你关心的事情都能受你影响,那么你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人士。要实现这一点,你只要做到两点,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缩小自己的关切范围——这便是积极主动的精髓。
002 以始为终
以始为终,指的是以目标为导向,通过“最后想获得什么”来反推前面应该如何做。这是扩大自己影响范围的核心力。
最近在和某个设备厂家沟通设备改造的问题。因为和前期设备布置有所冲突,重新采购的设备需要进行部分调整,这个调整要么导致整体不美观,增加了安全隐患,要么导致部分参数需要重新设计。作为采购方,我们十分明确最后的效果必须要美观整洁,和前期设备保持整体一致,在此基础上再去和厂家沟通如何调整设计,对影响计算的参数逐一调整进行分析,来反推进行设计,无视厂家提出的各种花里胡哨、光糊弄表面的解决方案。
牢牢把握住最终想要实现的目标,以此指引自己的行为,毫无疑问让每一份力气都用在了目标上。
003 要事第一
最近这么忙,就是忙着救火,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上级领导要过来视察,对现有的各种资料进行补充完善,重要吗?美好的晨间时光站在大门口等候半个小时就为了给领导开门这项工作重要吗?不知道,至少对于公司来说,好像非常紧急,提前一个小时上班,就是为了这些工作。
这种救火工作让我感到深深的困惑和焦虑,每天忙忙叨叨,可是毫无收获。我想要进行的复习,我想要继续的小说,我想要研究的没事,我想要学习的吉他,统统被丢在了一边,那些我认为的,重要的事,被紧急的事情寄到了某个小角落,存在感薄弱。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并为之持续发力呢?
高效人士会这么做。
首先将自己的角色逐一分解,我是一个员工,我是一个女儿,我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人;
其次分解目标,作为员工,我的要事是固定的那么几项工作,把这几项工作做好应该是我的主要目标,而经常窜出来的各种紧急事件,应该只占据一小部分精力,而现在情况却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女儿,我的要事是关心父母,不时地陪他们吃饭,给他们电话,了解他们的近况,实际上,我因为加班,已经很久没有和他们一起吃饭,一周没有电话联系了,反倒是需要他们给我电话;作为独立的个人,我的要事是通过今年10月份的考试,坚持每日的输出,可是在这一段时间里,这些都没有能顾上。由此可见,在每一个角色上,自己的表现都糟糕透了。
确定了目标后,可以有的放矢,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太多,抓住重要的做了,其他能拖的就拖,因为活儿是干不完的,减少工作所占比例;每天利用下班路上时间和父母打电话,每周末和家人一起吃个饭,养成习惯,在这个时间点,其余要事都需要往后排;每天晚上的9:00-11:00作为自己固定的个人学习时间,在此时间段,其余要事往后排。
基于上述三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调整至自己最为舒适便捷的状态,实现要事突出,重点解决,全面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