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邢台的成语典故】柴荣的“丹书铁券、雨过天青和只欠一死”
【丹书铁券】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以跪在上帝或鬼神面前的虔诚之心授予柴家“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一般朝代常有的屠杀前代皇室全族的惨剧没有发生———赵匡胤和柴荣(邢台人)是五代乱世中的一对结义好汉,柴荣先死,赵匡胤“黄袍加身”,逼柴荣的儿子柴宗训禅让帝位,但拿孤儿寡母怎么办呢?“丹书铁券”就是由赵匡胤和柴荣这对异姓兄弟引出的一个在中国政治史上十分斯文的誓约:“凡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即使有谋逆大罪,亦不可株连全族,只可于牢中赐死,不可杀戮于市。”《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就是柴荣后裔,他可以拿着“丹书铁券”公然扶助林冲、武松、宋江这样的草寇。到“仁宗嘉佑四年,(仁宗)诏有司取柴氏谱系,于诸房中推最长一人,令岁时奉周祀”。死去的后周皇帝也得到了大宋皇帝的关照。
【雨过天青】
出处:五代时,文治武功俱属上乘的後周世宗柴荣,某次被大臣请示釉彩的颜色。柴荣是这样答覆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因此,这种釉釉色莹润,青中带著淡蓝色彩,也就是後来所说的「天青色」。「雨过天青」一词後来引申为比喻情况由坏而渐渐好转,就如同下雨过後,总会有一片如同被清水漂洗过的天。
【只欠一死】
(邢台范质)“只欠一死”,是宋以来殉节者的惯用语,如宋谢枋得遗书云 “大元制世,民物一新,宋室孤臣,只欠一死”。“只欠一死”这个典故出于《宋史·范质传》。世宗柴荣(邢台隆尧人)临终托孤,宰相范质(邢台威县人)“受顾命”辅佐年仅7岁的恭帝柴宗训,但范质在赵匡胤“陈桥兵变”后“降阶受命”,有负世宗重托,故宋太宗赵光义对他下了这样的评语:“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但欠世宗一死,为可惜耳。” 其实,“欠世宗一死”的不只是清风宰相范质,赵匡胤作为柴荣的大将和哥们儿,却黄袍加身,照他的弟弟赵光义的标准来看,他欠世宗的,应该比范质还多。因为世宗托孤时,把内政交给了范质,把军权交给了赵匡胤,据传,赵匡胤还是柴荣的“义弟”。但赵光义是不会糟蹋赵匡胤的,“一女不侍二夫,一臣不侍二主”只是对“打工者”而言的,做了皇帝那就到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什么都对的境地了。曾在范质“手下”的赵家兄弟,挖苦一下他们曾经的宰相、现在的部下,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事让王国维这样的纯粹文人“知道了”,就大了,“陈桥兵变”发生在公元960年,此时范质正是“五十之年”。而1927年王国维自沉昆明湖时,是51岁,所以才有了他那“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一句话概括了世上最难和最复杂的两件事——生与死。其实赵匡胤兄弟欠邢台人的又何止这些,邢台人建立的后周天下他篡权了,邢台人建立的后蜀国家,被他灭了,灭就灭了,还要抢人家的媳妇(花蕊夫人)做妃子。据说,邢台清风楼也是赵匡胤为了镇压“邢州天子气”而建造的。时光荏苒,杨门女将柴郡主、水浒英雄小旋风柴进的名气,也许已经盖过了他们当皇帝的老子。作为后周王朝的背影,他们于赵宋或忠或反,传唱千年,依然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