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郡楼西望,有山远峙,乌漆耸立。郡人曰:此乌石也。乌石之山,其传久矣。唐时龙纪年,通济结庐,抬名福应;元末世愚师,笑意拈花,世称杰峰。岳武穆,雄笔豪词,似假似真,山增正气浩然;陈半城,捐产建殿,福慧双修,人号南方财神。母子樟,百世葱笼,夫妻杏,千载相依。
怀玉支陇,攒峰叠翠。信安古道,一往幽深。白云边,立崇阁梵宫,是为台宗佛窟。翠岚里,闻晓钟暮鼓,便成半佛半仙。看古木千寻,松风万壑,胸中即有百斛尘埃,即刻消净矣。若登峰头四望,则大地铺云,蒸蒸欲上;人烟辐辏,欣欣向荣。一朝登顶,如眺十里画屏。
有仙泉焉,潺潺湲湲,啜之可添福慧;有香市焉,花光射日,信众团团,祈福祈愿。有巨石匝城,乌岩崿起,俨如越王之城。绝壁蜿蜒,怪石谽谺,宛然太行之巅。有高山海甸,长野平衍,夕阳晚林,的皪斑斓。有石门临风,凉飚习习,炎热不染,暑汗尽收。有碧池五亩,金鲫锦鲤,乐游其中。老僧剥笋,居士烹泉,清欢便是禅关。鸟鸣泉吟,霞青云白,天然即是至理。至若游客成群结队,鲜衣翩翩,吟叟策杖,且行且歌,登崔嵬,弄清浅,平岩坦腹,长松挂衣,翛然而来,翛然而归,何其爽也。
想江郎绝巘,刻削天穹,稍差亲民;仙霞高耸,冈凌六关,尚欠秀润;灵鹫雄远,长路委折,脚力为之蹒跚。惟乌石居衢圆心,胸次阔大,情性温和,或灵,或秀,或苍,或郁,或明,或丽,或清峻整洁,或清凉幽静,罗诸山之长,掩众胜之美,不远不近,不妖不娇,旷旷然恰可生游赏之兴矣。
今我来兮,携俊侣,闻禅音,着轻云,幽意清晖,素心妙相,悠悠一日,仿若半悟了人间。故颂而歌曰:华墅之乡兮,橘柚阴阴,桑柘离离。中有乌石兮,大师巍巍,高僧峨峨。宋赐福慧兮,灵气扬扬,祥云冉冉。史多遗迹兮,唐树宋阁,元碣明碑。况三衢地理中心兮,百年同心圆。天意521兮,三生何有缘!
附录
根据作品背景、文本、地理特征等,辑录部分疑似华墅乌石山的古诗:
南宋 · 释文珦
《游衢州乌石山观僧房画山水》
苔径高低草树寒,云从随处有飞湍。山中老宿居来熟,却画他山水石看。
南宋 · 曾丰《游乌石寺》
缥缈崖悬屋,峥嵘柍亘天。我疑家玉帝,谁道宅金仙。钟鼓风雷上,星辰灯火前。眼高胸次大,沙界眇三千。
南宋 · 杨万里《登乌石寺》(1170年11月)
回头身忽在树杪,一览千山万山小。怪崖不落欹欲摧,令人仰看怯眼开。小亭解事知侬倦,翼然飞出青山半。上头最上却镜平,百亩金碧千衲僧。高峰高寺更高阁,进步竿头若为脚。兹游胜绝庸非天,山下虚行二十年。
张以宁《宿乌石》
青山乌石名,偶似越王城。岚扑单衣重,溪摇倦枕惊。燃松添酒酌,题竹记诗成。明发闽关路,青云趁足生。
明 · 李廷美《乌石山》
乌石蜿蜒势若龙,中峰叠出玉芙蓉。四围绿绕城边水,几点青来江上峰。宋主蒙尘留断刻,唐儒骂贼有遗踪。酒阑未尽登临兴,僧在翠微敲暮钟。
清 · 叶淑荇《乌石山眺望》
极目秋冥碧汉间,凌晨沆瀣潺烟鬓。流云满壑皆成海。初日蒸霞潮出山。一气鸿漛诸品静,百年凭眺几人闲。下方群动浮嚣息,只见岩鸦独往还。
清 · 范崇沛《乌石山晓望》
峰尖五漏见朝暾,万里寒光一气吞。下界云封成白海,松涛潮样打龕门。
飞起金鸦北斗低,一山苍霭锁招提。老僧百八晨钟歇,闲步禅林听竹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