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龙床水库

    (本人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雨中游龙床水库

                      徐民伟

本想去品一场山野的秋雨,却额外地品得了一段曼妙的秋水,秋雨中的龙床水库尽显秋雨之韵、秋水之美。

龙床水库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的西南部,距离枣庄老城区不过十余里的路程。原是蜿蜒于峡谷中的一段河道,上世纪90年代初由当时的半湖乡政府,采用拦河筑坝的方式,建造的农业灌溉水利工程。该工程在岩崖嶙峋的谷壑中,形成了一处长500余米,宽百余米的小水库。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初期,为躲避王莽追兵,曾在此地的一处石棚藏身,因皇帝是“真龙天子”,其卧伏藏身的巨石被当地人称为"龙床",附近还存有光武泉等遗迹。故而,此水库便有了“龙床水库”的名称。虽然“水库”的水域并不大,但周围岩崖峻峭,林壑优美,其山水相映、幽静自然的景象,让此地成了人们赏山品水的优选之地。尤其是那座宽35米,高13米的石坝,在库水溢出时,所呈现出的悬帘飞瀑的景象,往往让前来游玩的人们惊叹不已,成了此地具有标志性的奇妙景观。

也许正由于此吧,当多日的连绵秋雨,让我想着去感受一下山雨秋韵的时候,我立刻就想到了龙床水库,于是便驱车前往,希望在那里能品得一场特别的山野秋雨。

龙床水库的秋雨确乎与城里的有所不同,其山野田园的意蕴是很浓郁的,这一点在水库的入水口处便已悄然呈现了。伫立水边,但见远山茫茫,近水幽幽,清流潺湲,芦花正黄,秋雨敲打着秋叶,沙沙有声,山水似乎都满含着清秋的情韵,湿漉漉的时光,在绵绵秋雨里窃窃私语,好像低吟浅唱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诗句。烟雨迷蒙中,我也仿佛看到了那《诗经》里的“所谓伊人”,在芦花荻叶间,绰约朦胧,若隐若现,让细雨蒙蒙的山野,含情脉脉、秋意绵绵。

然而秋雨中的龙床水库,秋韵更美的,还是在它那豁然于谷壑间的开阔水面。也许正是由于今年秋雨特别丰沛的缘故吧,此时的龙床水库,水更深、色更净,清水盈盈,汪汪一碧,在峭峻岩崖、葱茏林木的映衬下,愈显得平明如镜、温润似玉,与周围的山林浑然一体。秋雨里的龙床水库,与其说是人造的水库,不如说是天成的碧潭,自然和谐,山水相映,山因水而钟灵,水因山而毓秀。尤其是那漓漓淅淅的细雨,洒珠坠玉似地滴落在水面上,原本平静的水面,便漾起了一圈又一圈的小圆晕,秋雨碧水将龙床水库点染得,秋色如画,落雨成诗。

最奇妙的当属石坝上的瀑布了,今年连续多日的超强秋雨,为水库蓄积了更多的水流,其水势之大是往年所罕见的,让龙床石坝出现了一泓碧水、“双瀑竞秀”的壮观景象。所谓的“双瀑竞秀”,是指三十余米的坝体上,一边是“飞瀑悬帘”,一边是“湍瀑三叠”,两瀑各居一侧,各显英姿,各展风采。“飞瀑悬帘”,其景象是坝上的库水先是平流而出,然后飞流直下,犹如在坝体上悬挂了巨大的水帘雨幕。而“湍瀑三叠”,则是靠近“龙床”巨石一侧的坝上,水流如注涌出,连续跌撞两层岩石,湍流涌瀑,形成了“湍瀑三叠”的景象。如果说“双瀑竞秀”的画面,已是让人惊奇;那么水石相击的轰鸣,则更是让人惊叹。巨大的瀑流,从十三米的高处奔突飞落,水与水互撞,瀑与石相击,水花乱溅,声若炸雷,虎啸龙吟,空谷传响,直让人有一种惊心动魄之感。“双瀑竞秀”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更给人们带来了听觉上的震撼。

一座建成于二十年前,看似普通的水利工程,却成就了一处风味特别的山水美景。望着飞瀑之下,在幽谷乱石中,或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或清流漂碧,婉转流去的溪流背影,我不禁感叹此处山水,因水库的建造而幡然成景的幸运,并陶醉于此处山水的秋水之美、秋雨之韵了。

以上龙床水库图片,皆为本人用手机拍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