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参加过不少线上的社群学习,但明显发现这一次12位大咖为期60天的训练营,显然是“动真格”的!
光是一次开营仪式就足足准备了好多有趣的环节和才艺表演,可见老师们用心之良苦。而且为了督促我们扎实提升学习效果,不惜以“人民币的名义”进行悬赏——差点让人误解学习不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首次秋叶大叔的《定位》课程,更是“殚精竭虑”为我们准备了长达2.5万字的干货内容分享,不惜把自己作为“解剖”标本。而我在听讲的过程中,更是感受到了大叔用自己超越文字语言之外的能量——特别着急我们会走弯路,企图唤醒我们对于定位好自己的正确认知——这十足是一份对晚辈们满满的爱,向大叔道一声:您辛苦了!
“用结构化思维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理解如何强化自己的标签形成卡位,认识从领先一步到系统变现抢位”,这是大叔对我们的期许。而如果用心听完整个分享,我们即便目前是小白,也将知道这条路如何走,并对需要面临的挑战、需要的能力和资源有一个前瞻性的认识,可以把握好自己的节奏。
我的复盘学习打算跟着大叔的脉络一边回顾要点,一边自我诊断。
“关于定位、卡位、上位”这三个关键词和注解字字玑珠,道明了成为个人IP不可逾越的三个阶梯。这意味着我们只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行进,试图跳跃注定会无功而返,同时让自己精疲力尽。
一、定位:找到钱多的那个气球,然后射中它
而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曾经严重缺少定位思维,首先在学习输入方面都是东学西学,看见什么好就凑上去。发现写作是自己愿意开始的地方,从2016年开始练习写作,发现因为没有集中专业的知识储备,所以一直在尝试不同方向,有一遭没一遭。目前看下来自己擅长理性和逻辑,而且看问题尽量客观公正,所以在写评论性文章(比如书评、影评)上面有一些好的反馈,但是依然受制于思维工具掌握不够。
与此同时,自己还一直有冲动写小说,一是因为觉得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主观世界会有特别的成就感,二是写小说的上限可以很高,如果像南派三叔那样拍成电影就太好了。知识这个方面自己正在尝试摸索,还没有反馈可以参照。所以我也很期待听畅销书作家小川叔的分享,然后给自己一个确定的方向。
从大叔给出的能力——风险二维矩阵、四种策略:平稳起步、升级赛道、改变跑道、更换游戏。
对照发现,我不是风险偏好者,能力急需提升,意味着我要收紧自己的注意力进行专项的学习和训练,而我目前遇到的困境还不到“格局”和人脉这一层。而关于“伟人、牛人、凡人”的区分,我吃惊地发现我一度以为自己想做一个牛人,但实际上我还是很在乎家庭幸福和生活享受,那么我可能只是想做一个比一般凡人更好一些的人。但我觉得目标不能定低了,应该向牛人靠齐,做好加倍付出、部分牺牲的心理准备。
不得不说大叔给了我们一个“醍醐灌顶”的提醒,就是在选择定位的时候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可能”上面,而是要放在“放弃”上面。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选择和诱惑太多,我们很多人本身也是兴趣广泛。
而且很多方面只要我们经过长期付出和“刻意练习”,我们总能取得一些成就,但是我们是否可以靠平均的付出和收益让我们自己的人生效能最大化呢?显然不能。
所以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最有性价比的方向,明智的选择就是在众多可取的方向上,选择一个离钱最近的方向。这是一种市场化的做法,乍一看好像觉得以钱途为选择是不是会功利了一些,实际上个人IP跟产品品牌一样,都是面向大众市场的,自然要遵循市场策略。好市场就是“市场规模大、交易频率快、交易价格高”。
我发现我的问题就是过于在乎自己的“喜好”,而忽视市场需要。我在写作上进展较慢,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好在近期已经意识到了,所以从选题开始,就在考虑“市场导向”。
二、卡位:给自己贴个标签,让所有人看到
大叔说因为同样一个标签可能会遇到很多人使用,所以还需要一个“副标签”,相当于“标签中的标签”,让个人特点更鲜明。我们也需要“抱大腿”(大咖或者平台),还要拼眼光——选准了不要轻易挪窝,拼决心——舍得用资源拿下细分品类第一名。
有一些误区,我们需要共同勉励:不能把一些证书当做标签,不能把一个阶段性的进展当做卡位成功,也不能把成功推出一门课当做卡位成功。凡是能够批量复制的都不是卡位,不能变现为养活一个人或者团队的就不是有效标签,如果没有跟想进入领地的高手过招过就不算卡位妥当。总之,卡位是一项长期攻防战,没有可以掉以轻心的时候。
还好,大叔对于我们这些初期小白也给了一些方向: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要立即行动;从自我总结、学习总结开始练手进行自我开潜;持续进步,水滴石穿;从最小的标签开始,步步推进。
因为在定位上还比较模糊,所以在卡位方面更是缺少意识。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生活中,都没有主动刻意标明自己的专长,有时甚至回避(大概是想给自己多留些幻想的余地)。
大概是在曾经的意识里面,还是把个人发展和工作本身完全等同了,显得非常被动。实际上工作本身是没可能完全满足和开发一个人最终的潜力,只会满足一部分。我们应该反过来,把工作纳入到个人长期发展中成为相互促进的一个环节。
这让我意识到,从根本上我还缺少长期经营自己的概念,所以来到潜能发掘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我必将进行认知升级,同时给自己做一个长远规划。
对于“精进”的理解,就像大叔说的,我曾经确实以为只是能力的提升,事实上我也看到身边很多人能力很强,但并没有很好的溢价,想必他们也缺少IP经营的意识。
三、上位:打造一个能力桶,让别人无法复制
这个版块,目前没有自我对照,只进行要点总结。
定位好,卡位早,不代表不会被超越,就像腾讯这些巨头公司很轻易就可以模仿超越小公司一样,我们需要持续运营,拼耐力。
为此,我们需要确定主要竞争对手,避开强势竞争确立专属的品牌优势,持续积累信任状,借助势能深度整合。从长期来看,“定位、卡位、上位”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运营。
需要避免:只看到别人赚钱就把赚钱当做了目标;看到别人付出就把别人的成功简单解释为死磕。实际上任何业务的运转最小模型都逃不过“产品+渠道+服务”体系。产品不好,就没有长期竞争优势;缺少优质渠道资源,内容再好也无法起飞;服务不到位,口碑就不好。
能力桶包括五大要素:产品意味着潜能,你满足了市场什么需求?标签意味着品牌,你让别人记住了什么?路径意味着教和练,始终要清楚方向是什么?运营意味着团队作战,那么你要带着团队成为什么?渠道意味着资源,你让别人因为什么愿意跟你合作?
最后总结:大叔的《定位》课程既让我看到自己从意识、规划和能力方面的欠缺,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从起步到飞跃需要经过的过程,心底有谱了,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收获,同时看到下一步的方向。
或许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并不害怕困难本身,最害怕的是不知道困难是什么。
再次感谢大叔的倾情分享,也非常高兴和众多小伙伴共同进步,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