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婷365日写作计划第70天的写作内容
本次写作是基于《思考,快与慢》第一章
本章讲了什么?
引出了两种思维模式,以及简单对其进行介绍。
细节上如何?
由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引出快思考与慢思考,然后分析这两种思考模式,最后将这两种思考模式虚拟为两个角色--系统1和系统2。
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当我们看到一张愤怒的脸时,如图1,会将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判断那张照片中的女人很愤怒,可能要说出刻薄的话了。这是自动模式下的大脑活动。
·
你对这张照片的反应跟你做过的事情没有丝毫关系,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就是快思考的一个例子。
对于一道乘法题:17×24,我们不能马上得出答案,需要纸笔,就能算出答案。
按部就班的运算过程便是慢思考。
行为与注意力
快思考与慢思考是两种思维模式,由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Stanovich)和理查德·韦斯特(Richard West)率先提出的术语,用以说明大脑中的两套系统,即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
系统1是自主无意识的运行,系统2是需要控制的运行。
尽管系统2的运行体现在行动中,但自主运行的系统1才是本书的重点。
将系统1描述成自主而初始的印象和感觉,这种印象和感觉是系统2中明确信念的主要来源,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抉择的主要依据。
系统1的诸多能力当中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能力,这些能力与其他动物的本能一样。
例如感知周围的世界,能够认识事物。
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系统都对注意力有控制作用。
确定声源位置通常是在系统1控制下的无意识活动,随后系统2会立即被激发,产生有意识的注意力。
系统2的运作是高度多样化的,但所有这些运作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所有运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如若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
例如找出语句中的语法错误,如果注意力分散,这件事就会做得差强人意。
你会发现始终如一地保持某种状态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至少要一直耗费精力。
如果分散掉的注意力有限,还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你想透支你的注意力,将其过度分散到其他事情上,结果就会失败。
本书所讲的注意力相对应于《意志力》中的意志力。一段时间内,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所有的活动都需要消耗意志力。要警惕意志力耗尽的情况,不要在这种情况下做重大的决定。
系统1遇上麻烦,系统2会出面解决
当我们醒着时,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系统1是自主运行,而系统2则通常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运行时只有部分能力参与。
系统2在系统1无法提供问题答案时,就会被激活,这好比你碰到了“17×24”这样的乘法题,系统1无法给出答案,系统2便被激活来解决问题。
在系统1设定的世界中,,电灯不会跳,猫不会像狗一样汪汪叫,“猩猩”也不会穿过篮球场。如若事物违反了系统1所设定的关于世界的模式,系统2同样会被激活。
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是非常高效的:代价最小,效果最好。
系统1做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且基本恰当的,然而,系统1存在成见,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这一系统易犯系统性错误。就是会将较难的问题作简单化处理。除此外,无法关闭它。
冲动与自我控制
系统2的众多任务中就包括抑制系统1产生的这些冲动。换句话说,系统2负责人们的自我控制。
认知错觉
著名的缪勒 –莱耶错觉图,要证实这一错觉很简单,只需要找把尺子量一量,你就会发现其实两条水平线是等长的。
你选择相信测量的结果,但无法控制住系统1带给你的直观感受,即使你知道这两条线长度相同,但是仍然无法把它们视为等长的线。
所以,切莫依照感觉行事,要要评判性思维。
不是所有错觉都是视觉上的,还有思维方面的,我们将其称为认知错觉。
因为系统1是自主运行的,我们无法随意使其停止,因此直观思维所导致的错误常常难以避免。我们不可能一直没有成见,因为系统2可能对系统1产生的错误毫无所知。
两个虚拟出来的角色
你可以将上述两个系统想象为大脑内部的两个人,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能力和局限性。在书中我常会将这两个系统当做一些句子的主语,例如“系统2统计产品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