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都可能会生病,我们吃的药大部分都是医院里医生给开的,或者药店里买的,对他们我们都是无条件相信。那么对于网上或者电视上报道的药物我们能够相信吗?
我们来试图以一个专业人士的视角来看一看,他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关于医药类研究成果或者说是相关的这种科学新闻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样去判断的?同时和大家来说一说,药物从研发到上市,它中间到底中间到底需要经过程。
我们不要求大家真的看懂那些论文,这个门槛其实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提取这些文章当中的关键信息,来判断它可信赖的程度是多少。我们得到一个信息,第一件事就是要确定这个信息是不是真的,或者说它有多大可能是真的。
是否相信应该是根据信源来判断。不同的信源,它们的可信度其实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某个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正式论文,它肯定要比隔壁老王的二舅子的三姨妈信誓旦旦的保证要可信。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信源,说的都挺有道理,而且都会搬出很多所谓的权威的一些说法。
有四类信源,我们可以认为是靠谱的。第一档,我们认为是最可信的是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这样的国际专业组织。他们的结论是代表着这个行业全世界最权威的学者的共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它是最可信的;第二档是国家的相关机构,比如说国家卫健委和疾控中心。这样的机构和组织往往代表了国内学术权威的意见;第三档是所谓的发表在SCI期刊上的经过同行评议的正式发表的论文;最后一档是这个领域的医生或者研究者所发的非SCI论文,或者说他们所撰写的科普文章,又或者他们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的言论。
一个医药类的结论,是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才能得出的。而这一套程序里面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实验。不同的实验,对被试的影响不同,其实他的这个结果的可靠程度也不同。我以前听一些研发的专家说,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十年都已经算快的了。这个流程是极其的漫长,一开始药厂要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去推导药物结构,设计药物分子结构。还要设计制作工艺,否则没法大规模生产业务。或者根据物理化学生物的知识来设计一些新的疗法。
有些朋友可能会好奇,既然我们已经通过科学知识知道了这个药物的性质了,那实验的意义又是什么呢?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其实它是一套认识世界的方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科学是承认自己的无知,所以永远不忘记人体的复杂程度是大大超过我们现在所掌握的。因此必须通过实验来排除那些因为理论目前的局限性,或者说是片面没有考虑到的不良后果。
科学家首先会用动物的细胞来做实验,因为细胞繁殖快,所以价格低一点,实验周期短。当细胞出现了我们预期的反应,才会开始用实验鼠。其实我们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用到的不仅仅是小鼠,包括像是大鼠、兔子、狗、猴甚至黑猩猩等。
如今咱们的实验伦理也对动物实验室做了非常详细而且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像是现在越来越流行的计算机建模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也可以代替教学用的动物实验。也是为了减少动物的死亡和痛苦。
不同层级的动物实验之后,接下来就是人体实验了。我们叫临床试验,或者说这一款药物他进入到了临床研究的范畴。我们又该如何判断涉及到临床研究的各种结果呢?对于一个或者几个病例,他们用了药之后,病情可能出现了好转,并不意味着这个药它就一定是有效的,或者一定是有因果性的。
总之关于医药是一个复杂的程序,即使世界的权威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更何况是网上电视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广告。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虚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