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有点厚了,虽然学习了PR快速影像阅读,但还是觉得在很短的时间内没把握完整读完……毕竟400多页,靠个把小时读完有点仓促,可约定了每日必读一本书、必写一篇文的,计划未完成士气一定大受影响,所以只能先将读到的、对我有启发的部分分享出来以示鼓励…
彭小六说,读书不一定要全部读完才算赢,要看你从中提取到的价值。如果一本书你只读一章就有了巨大的启发,也算成了!毕竟不管读书再多,若对自己没有启发 没有帮助 没有改变 也毫无意义。
冯仑.算我孤陋寡闻,以前我真不知道他。思维导图也没有严格用老师教的方法去找“触发词”,而是将我需要获取的信息集中起来,这才明白读到了什么…
前几天我在重庆亚朵酒店借读完潘石屹和王石的自传,冯仑与这两位相比,可谓是地产界的“乔布斯”。因为他很少去看对手在做什么、很少跟随主流商业发展的脚步,他喜欢创新,凡事理想主义者,他的口号是:追求理想、顺便赚钱…
在美国“911事件”国贸大厦重建项目中,冯仑想参与项目重建,但希望过分渺茫……他执着地飞往纽约70多次,准备了与他身高等高的资料,花费了长达十五年的时间,最后,终于在新世贸大厦的89楼,作为项目参与者,建立了他的“中国中心”。
他想跟台湾市场合作,因为两地关系特殊、各种差异也大,之前8个地产商先后去过都没有成功。冯仑却坚持了下来,他去了台湾50多次,经历了马英九、蔡英文时代,最终在台湾的阳明山上实现了“万通台北2011”这个标志性项目。
还有这两年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的打造“立体城市”之梦……这些都是冯仑的理想。有人问:“为什么你总做这些需要长期抗战才能发挥出不明朗结果的事情呢?”
冯仑借乔布斯的话回答说:我不想成为埋葬在坟墓里的最有钱的人,那样的荣耀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我要的是夜半醒来时,看到自己做了些了不起的事情。
所谓理想,既然叫理想,它离现实就很远。你要拿钱去烧、去投资,要等很长时间。如果去做一个行活,三四年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所以,理想的投资回报期一定比普通生意更长。阿里巴巴公司在创办的前七八年一直都在烧钱,但是现在的回报率是传统回报率项目的几百倍,这就是理想和魅力和价值,也是追求理想所得到的一种回报和奖赏!
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人们在痛苦和快乐的交织中使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的提升,是生命的宽度、深度以及长度不断的延展。
比如探索太空计划,当火箭升空突然爆炸以后,人们惊愕、恐惧、悲痛,如果就此停住探索的脚步,那么我们至今也不会知道太空是怎么回事儿?一旦当地球遇到毁灭性危机,我们将找不到任何一个栖身之所。所以美国总统坚定地说,“不能停下来,坚持走下去”。
人类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牺牲,才冲破了人类思考的边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读到这里我已经被他成功圈粉了,很多时候,我就多次在追求理想的路途遥远+希望渺茫的情况下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今天冯仑教导我:如果你热爱一件事情,就要勇敢地去做,即使希望与现实之间有巨大的差距也不要怕!差距就是你需要学习填充提升的部分!
人生就像一场体验课,如果一生下来你就拥有一切财富,一切完美,一切成功荣耀,那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呢?人生的美妙就在于你不断地体验不一样地体验,你在挑战中荣获勇气、你在打拼中得到经验,而最主要的就是你在追求理想的途径中看到自己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成为最终你渴望成为的样子,那个过程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是的,当我读了这本书,我忽然对我渺茫的未来增添了信心。既然我已经拥有能生活下去的物质保障,既然我去为梦想打拼也不是九死一生的冒险,为何我不去试一试?如果失败,也在这条拼搏的道路上走出了经验❗️如果成功,除去期待的荣耀,我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可以为社会作出自我的贡献!✊就像书中说的
“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人,那你的现实就会引导你一步一步的走向理想;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朝九晚五、吃饱、睡觉、等死,每天只是在现实中打转,那么你永远与未来无关。那些纯粹生活在现实中、永远不触摸理想的人,当然会嘲笑那些飞的高的傻“鸟”,但他根本看不见鸟眼里的世界,高高飞起的鹰🦅也许会摔下来,但当他鲲鹏展翅翩翩而飞的时候,留在身后的只是尘埃和不足一道的惊愕。”
嗯,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力量!感谢冯仑作为一个实践的榜样为我们带来了经验的教训。也感谢自己的坚持和每日来阅读为我点赞打气的你们,是一切的因缘和合而生成了当下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