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初识二百一六


其二百一六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故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贵始,得之本也。郊止乎天子,而社止于诸侯,道及士大夫,所以别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大者巨,宜小者小也。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飨,尚玄尊而用酒醴,先黍稷而饭稻粱。祭,齐大羹而饱庶羞,贵本而亲用也。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故尊之尚玄酒也,俎之尚生鱼也,豆之先大羹也,一也。利爵之不醮也,成事之俎不尝也,三臭之不食也,一也。大昏之未发齐也,大庙之未入尸也,始卒之未小敛也,一也。大路之素未集也,郊之麻絻也,丧服之先散麻也,一也。三年之丧,哭之不文也,《清庙》之歌,一唱而三叹也,县一钟,尚拊之膈,朱弦而通越也,一也。

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天地者,万事万物之本也;先祖者,亲近族类之本也;君师者,仁义礼信之本也;信义在,人所以立身处世之本。人而有本,则方向不忒;人而知先后,则为事不昏不悖;人而有礼,则知止知足,中庸和宜;人而有信,则信证恒常,立身持久。是故,有所本,明时势,知进退,和而不同,君子有道。

事成乎文,理辨而明,则文明天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究】 荀子《礼论》篇详细描述各种礼仪的运用和价值,本文对丧礼进行了特别的描述。可见儒家特别注重丧礼,也...
    钱江潮369阅读 2,830评论 1 8
  • 简主按:拙作《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辩证认识及扬弃》发表于2017年第6期《理论与现代化》“哲学研究”栏目,今天收...
    李延军阅读 1,708评论 2 4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29评论 28 53
  • 步骤:发微博01-导航栏内容 -> 发微博02-自定义TextView -> 发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阅读 3,200评论 1 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3,999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