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会有跟别人聊天的时候脱口而出没收住话头说错话的时候,当话出口的那一瞬间,你突然会有意识到,你说错话了,然后就会想接下来怎么办的事。我们看这个过程的时候,觉得非常的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历程呢?为什么是先有说出去的话,才有了意识,不应该是先有意识,才去说那个话才更合理吗?
又比如我们能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一边走路一边说话还能吃东西,这些都是自然就发生的事情,我们都不会有意识的去做这些事情。人的大脑每秒钟能接收的信息是1000万比特,但是能被我们处理的只有区区50个比特而已,绝大部分被我们自动忽略了。一件事情,当你特别熟练的时候,是根本就不会去思考的,直接就做了,甚至作为一个企业的CEO,做很多决策的时候都是直接就决定的。但你在做一件不是那么熟悉的事情时,往往需要思考,产生对这件事的意识以后才会开始,一旦熟练,就会无意识的做了。所以,从这些角度看,我们的意识表现大概是这样的:
有意识的行为很少。
我们肯定都有过被别人拿了一张测试你的视觉能力的照片,正看是一个样,倒过来看又是一个样,这个时候你会说是眼睛的视角出现了问题。但我们知道,一切的感觉都是主观体验的结果,眼睛只是负责接收到那个画面,能分辨出来不同,是大脑意识处理的结果。据此可以大胆的展望,即使是眼睛这么复杂的信号处理部件,也不会产生意识,也就是有一天如果失明,只要能制造出来足够高级的人造眼,换上去就行了。
最新的很多研究都可以看到,我们身上类似眼睛这样的部件,都只是一个独立的处理部件,并不直接参与意识的产生,比如肠道神经元消化食物的时候,就是自己在处理,并没有大脑参与,完全的本地计算。科学家还发现,人脑中2/3的神经元都在小脑中,但小脑并不参与意识,脑干负责呼吸和协调很多活动,也是不参与意识的。找了一大圈,也没有找到意识到底由什么负责产生,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不参与意识的部位。这对于人来说,意味着这些部位即使全部换成人造的,对我们自己来说都没有什么影响:
你还是你自己。
科学家研究的关于意识的另一个结论是:
意识的反应很慢。
就拿眨眼睛这个简单动作看,一个人对呢下指令,到你实施眨眼睛这个动作,至少需要1/4秒的时间。但如果是一个东西向你飞过来,你会以最快的速度闭上眼睛,在意识到飞向你的东西之前就已经实施了闭眼动作。由此可见,眼皮其实也是个很智能的东西。意识反应还受到距离的影响,从腿上传递一个信号到大脑比从眼睛传递一个信号到大脑要慢一些,因为距离更远。声音比视觉信号传递更快。这就像是一个网络一样,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服务器,各个部位就像分散在不同地方的电脑,是互相联网的,但每个部件又都是能自处理的。
对于意识的研究,一个人和他的理论是必须要了解的,朱利奥 .托诺尼是意大利人,他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神经学教授,提出了一个叫做"整体信息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IIT)的理论,它的数学证明非常复杂,简单说就是:
如果你能把一个系统分成几个模块,而几个模块之间并不怎么交流,那这个系统肯定就是没有意识的。一个有意识的系统必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他还把这个理论用数学的方式进行了数字化,也就是说系统的整合程度可以用一个数字来量化,希腊字母fi,数字越大表示整合程度越高,越可能发展出意识。这个理论比较牛的是在实际中已经有了应用,用这个指标,可以通过仪器扫描一个人的大脑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意识。我们看电视剧,肯定你看过一好人因为某个意外变成植物人,最后因为各种情感的感召重新醒来。如果用IIT这个理论,就可以通过扫描的方式,看大脑各个部分之间是否有交流,判断这个人的意识是否还存在。一个新理论从提出到成熟必定要经历各种质疑,IIT目前也有很多质疑,但从目前的研究看,这是对意识研究相对比较靠谱的一个。如果我们认可这个理论,可以就此做些对AI意识的推论。
万维钢老师在他的文章中说:
当前的计算机架构永远都无法产生意识,因为这种计算机架构的各个部分之间并没有多少全局连接。
好消息是,科技在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某一次计算机新架构的提出和实现,有可能给AI带来意识。从意识的产生,我们就知道与介质没有多大关系,关键是连接。IIT也给AI的意识进行了限定,它不是无限的,最终信息的交流会受到光速的限制,AI的网络越大,整个系统的反应就会越慢,因为信息实在太大,而传输速度又是有限制的。所以,那个时候的AI还是需要代理人,用自治的系统来帮助它统领整个宇宙,也许那时的人是它最好的代理人。我们也可以借助它来实现我们实现不了的事情,让文明发展的更快。
面对意识的未知,又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人人都在追求效率,有人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我们甚至想自己能像机器那样,能没有那么多的意识,该干什么就是什么,想那么多干嘛,最后你还不是要摒除那些意识才能将事情做好。我觉得万维钢老师总结的话更有实际意义:
所有的效率最终归于目的,所有的目的最终归于价值观,所有的价值观最终归于感情,所有的感情最终归于意识。有了意识,这个世界才有了好坏,才有了幸福,才有了意义。
这个逻辑链条,让人深思。我们从意识再反过去看,有了意识我们有了感情,有了感情我们就会分化出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实现的目的也就不同,效率从而有了差异。如果整个宇宙,都是一群有效率的人,做着同样的事,那么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的精彩,每一天都是不断的重复,人活着的意义好像就找不到了根。我们从宇宙中来,宇宙又让我们拥有了意识,我们给宇宙的回报,就是我们让这个宇宙有了意义。
有时候想想,真的找到了意识的来源,我们能控制它的时候,是不是也是我们无法真正成为自己的时候。珍惜现在的未知,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