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一句

        最近情绪化了,与更年期无关。

        其实某种情绪的产生与外界事物没多大联系的,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是“此情无关风与月”。

        流泪不是哭,流泪可以缓解压力。试过,是真的。

        特别爱看励志的电视剧,也看了几部,《我的青春谁做主》、《潜伏》(这个貌似不励志),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的青春原来是不一样的。刚那是水化成蒸汽,再升华一步就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搁以前我会觉得周晋那样是成功,搁去年我会觉得方宇那样才算成功,现在我也和剧中那些欧巴桑一样认为高齐那样水到渠成的才是真正成功,算众望所归吧。当然这个定义以后还得换,只是暂时的心态变化而已。高齐还有一句话让我觉得他特男人纯爷们,“你得这么想,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你从了我”,然后很淡定很如释重负还有点狡黠但笑的很好看。

        里面我最喜欢的是那个睿智的姥姥,看透一切的从容,那潇洒劲像一个命运的掌舵手。

        听到一首歌,里面有句歌词是“有人会被平庸变的心术不正”,我发现我快了。

        小高最近看起来很甜蜜,不过她其实也一直是那种能在最平凡处找见幸福的人。

        媛媛时不时的给我发个短信,感觉特别好,好比我知道中国有个九寨沟,很美,人间天堂,目前没去,但是总有一天会去的。

        会想到小邓,但是不知道怎么跟她表达。也会想起李笛,有很多话对他讲,也是无从说起。 那帮闺蜜和手足们个个都卯足了劲往前冲着,不撞南墙不回头,我也不落下。

        “张谊”应该做个形容词,而不该做个名词。它代表一如既往,知足常乐,知性豁达,温婉平和。于是它又像我前两天才喝的清酒,渊源流长的感觉,没有白酒的狰狞和啤酒的虚伪。它给人的感觉还可以是《一起吃苦的幸福》的温暖,这歌现在听起来肯定不是90后的调调,还老派和OUT,但是字里行间甚至缝里都透露着珍惜、感动和平实。要是初中时候,老师问:你说说这歌的意境像什么?我肯定特矫情肉麻的说:老师,它像大草原。现在我说像一张大床,必须是洁白的床单。有天,她问我:你说我为什么跟别人不太一样,好像无法跟别人很好的相处。因为别人都戴着面具,你没戴;别人都在演戏,而你在生活。

        很认同“我要一所大房子,一个房间住着朋友和他的爱人”,并无猥琐的想法,只是觉得有亲人和朋友包围着应该是人生最小的或最大的温馨。

        有天照镜子,发现自己脸颊凹陷了。是我老了胶原蛋白流失了?还是我瘦了?

        我比以前爱看新闻了。于是我发现中国是如此的强大与和谐,貌似一狠心可以征服地球似的;审视自己却发现一个羸弱的我。

        我想我是受这句话的影响太深刻了,不好。“人挪窝会活,树挪窝会死”。

        小熙的处境让我觉得:人不是一个人的,是很多人的。这样说,人不是自然的,是社会的。反抗自己容易,反抗很多人难。

      “家”这个字眼以前故意忽视,因为觉得没有像一般描述的那样带给我温暖的感觉,而是无休止的争吵与怨恨,现在到了该自己画地为“牢”的时候还有点小期许。

        还有很多东西不懂得珍惜;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会珍惜。这两句话每个人从一岁到一百岁都适合。

        “一句一句”就像是个胡言乱语的病人,东扯西拉。本来想写篇活蹦乱跳的文字,最后本来雀跃的思想作了鸟兽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