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与金庸、黄霑、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之美称,是当之无愧的美食家。
《过好这一生》是蔡澜先生的全新力作,收录了蔡澜先生过去疫情三年时间所写散文,包括“吃好喝好日子过好”“活得有趣得自在”“好日子终会来到”“人间好玩才值得”四个部分,文章蕴含了蔡澜先生“过好这一生”的“奥妙”所在,一词一句中可以看到蔡澜先生的豁达智慧,给读者以安慰以启发。语言平实,真切动人,读起来趣味盎然。生活中一个又一个平常温馨的场景跃然纸上,细细品读之下,能感受到一点一滴的生活哲学从文字中渗出来。
书中,蔡澜谈美食,从街头巷尾的小吃摊到高级餐厅的精致菜肴,他用生动笔触勾起读者味蕾,讲述美食背后的人情味、地域文化,让人明白饮食不只是果腹,更是连接生活点滴的纽带,那些对食材挑选的讲究、烹饪火候的拿捏,像极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蔡澜的文字在吃的方面是极其诚恳的,对于食物的感悟其实就是对于人生的感悟。就像书中写到的,经过刻苦耐劳等待可以收获的日子来到,那种满足感笔墨难以形容。道理听起来很朴素,但要做到却很难。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在面对生活的繁琐、无趣时,总会常常叹一口气,这是一种活着没盼头,死了又不甘心的状态,仿佛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来,只想在家躺平。其实蔡澜也遇到过这样的情绪低潮期,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他也和我们一样被困家中,郁闷、无聊是少不了的,但他没有过分沉溺,他非常善于用魔法打败魔法,用烟火气疏解烦恼,用琐事中的小确幸抵抗悠长平淡的岁月。
蔡澜先生爱美食爱生活,更爱书和文字。先生与时俱进,在书中特意写到了有声书。有声书确实是爱书之人的一大福音。每一天都要创作才觉得充实,所以他每天写文章至少也要练练书法,向熟悉新科技的友人学习新知识,每天要做的还有上菜市场,看看有什么最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像小贩们请教怎么做,然后将菜式一样一样的变出来,每餐都是满足餐。确实,能困住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哪怕是在艰难的日子里,只要我们用平常心,将日子认真地过,生活就是轻松活泼的。
谈旅行,他不聚焦热门打卡地,偏爱挖掘小众角落,记录旅途中邂逅的奇人轶事,传达出探索未知、拥抱世界多元的态度,鼓励人们走出舒适区,去远方拓展视野、丰富心灵。
在处世哲学上,蔡澜倡导豁达洒脱,面对困难挫折,他以轻松诙谐化解,告诉大家不必执念于一时得失,要学会放下、看开。
对于人际关系,他珍视真挚情谊,认为朋友间的相互陪伴、分享喜乐哀愁是生命中的珍宝。
蔡澜先生为人幽默风趣,以极具生命力的文字讲述他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感,真诚地与大家分享他的生活。他曾说:“为了喜欢写而写,才是一个真正的开端。除了文字之功,还要够真、够坦白。”
他是文人中最会吃的,也是吃货中最会写的。他一生泰然自若,潇洒率真。在这本《过好这一生》中,我们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生活美学家蔡澜的处世之道。
读这本书,仿若与一位老友促膝长谈,在他娓娓道来中,汲取力量,慢慢领悟如何以从容之姿、热爱之心过好属于自己的这一辈子,让日常琐碎也能绽放别样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