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娃”是奶奶的邻居,真实姓名不祥。
三四岁的时候我白天住在奶奶家,奶奶家门前有个石头凳子,石凳子前是一条小路。我常常坐在石凳子上等着小路上走来下班的妈妈,牵着妹妹的姑姑,卖麻糖的老爷爷,以及,纠娃。
纠娃的到来往往很隆重,因为他会拉着一辆很大的木头车,车上别着铃铛,木头车轮碾在小路上吱吱呀呀,再加上叮叮当当的铃铛声,像一首悦耳的歌儿。只不过,歌儿总是被一些奔跑的小伙伴(现在,我更愿意叫他们小兔崽子)打断。他们一边跑一边喊,纠娃来啦!纠娃来啦!
他们这种反应是有原因的。一个小伙伴悄悄告诉我,纠娃是“哈的”,我曾见到她的外婆把她往屋里扯,变扯边说,“不要惹他!等哈打到你!”
纠娃会打人吗? 我从未见过他打人。甚至没听过他说话。相反,纠娃在我心中是个温和的人,他年纪轻轻,应该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个子高大,皮肤白白的,头发卷曲。每次奶奶去倒垃圾他总是一声不响的站在旁边,好几次怕奶奶倒垃圾时车往前跑,还帮忙扶着车。噢,对了,纠娃每天拉着车子是来收垃圾的。每家每户的收。
奶奶从未在纠娃来的时候扯我回屋,只是当我仰着头好奇的看垃圾车的时候奶奶会说,念念儿,站去那边,很多灰。
其实那时候我真的很想摸摸铃铛,但是我不敢说,因为奶奶教我不能乱搞别人的东西。
再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给奶奶说,奶奶,我可以摸一下纠娃的铃铛吗?奶奶想了一下,说,那是人家做工作用的。不能乱搞。我有点失望,但是突然想到小伙伴说的话,又问奶奶:奶奶,纠娃是哈的吗?
奶奶这一次很快就回答我说,不是的。他只是帮助我们收垃圾的娃娃。
我说,他们都这么说呀!
奶奶叹了一口气,说,,他们乱说的。念念儿不能乱说。
第二天,奶奶倒垃圾的时候,我就站外石凳子前看着,这一次奶奶和纠娃说了一些话,纠娃还帮助奶奶把垃圾往车里倒。奶奶冲纠娃笑眯眯,我也勇敢的给纠娃挥挥手,纠娃欢快的走了,木头轮子欢快的吱吱呀呀,铃铛欢快的叮叮当当。
傍晚,我就成了那个“和纠娃说话”的娃儿,小伙伴们笑我,和她的姐姐一起指着我:“她和哈儿说话了!她奶奶和哈儿说话了!”
我很伤心,给他们解释说:我没有!我只是招手了!但是他们还是大叫大笑着喊着: “你和纠娃说话了!你和纠娃是一家的!我们不得和你耍了”然后蹦蹦跳跳的跑掉了!
我噙着眼泪回到里屋找奶奶,告诉奶奶,小伙伴们看到你和纠娃说话了,不和我耍了。
奶奶皱了一下眉头,说,念念儿,没关系,小姑姑一会儿带着妹妹来,你和婧婧耍就是。
过了一会儿,奶奶又说:念念,我让姑姑给你们买铃铛。
“纠娃那种吗?”
“就是那种。”奶奶飞快的回答。
嗯,这就是纠娃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初初遇见人性的恶时,有个人和你一起面对,真的很好。
生个二胎,多么重要。
想念我的家人。
纠娃,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