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交集点?苏老师在第8条、11条、21条、51条中都有叙述,分别是这样叙述的:
在第8条关于获取知识中这样叙述:在备课的的时候,要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
在第11条中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中这样描述:教师都特别重视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上就是因果联系,即知识的基础。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知识不够巩固,其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看出,没有理解各种事实、现象、真理、规律性之间相互交接的那些点,正是在这些点上产生了各种因果的、技能的、时间的及其他的联系的。
在第21条兴趣的秘密何在中讲到:真理的知识在学生意识中的产生,来源于学生认识的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联起来的那些线索。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和线索,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性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
在第51条要使知识“活起来”中苏老师讲的交集点是:教材中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
为什么要设置交集点?如何设置交集点?我是这样来理解的:
知识即是目的又是工具。我们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要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激发求知的愿望,使学生获得知识(第8条)。疑问正是从这些交集点的联系中产生的,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欲愿望的刺激物。(51条)把解决面临的疑问所需要的那些知识都抽取出来,这种抽取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疑问的办法就是获取知识。(第8条)
识记应当建立的理解的基础上。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认识、弄懂大量的事实、事物和现象以后再进行识记,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由弄懂事实、事物和现象,到深刻理解抽象真理的道路,一定要经过实际作业。而完成实际作业,就是掌握知识。也就是使识记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如果学生在思考事实、现象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真理,他就获得了脑力劳动的一种重要品质,即能用思维把握住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事物、事实、情况、现象和事件,换句话说,就是他学会了思考各种因果的、技能的、时间的联系。(第9条)
利用交集点为你最近授课的内容设置引发学生思考的核心问题。
我们这一段时间学习浮力,浮力这部分内容单从课本文字来看并不多,但真正学懂学会不容易,八年级物理的两极分化就是从这一章开始的。仔细琢磨浮力整章的内容,核心内容是阿基米德原理,总结出每一节的核心问题都是围绕影响浮力的两个因素,即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基于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几个概念叙述学生易于混淆。我把这两个问题定为这一章的两个交集点。并采取如下的做法:
苏老师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21条)结合这一条目的建议,我把课本的浮力的一个实验变成周末的动手操作。并且提出以下问题:
1.橡皮泥怎样才能浮在水面上?
2.如何使橡皮、小刀等小物品放在橡皮泥上但橡皮泥在水中却不下沉?
3.如何使自己的橡皮泥搭载更多的小物品,开动脑筋做一做。
我们知道橡皮泥团成球时水中时是下沉的,怎样使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如何使下沉的物体漂浮起来这本身对学生是一个挑战。而且还要搭载更多的小物品,这个问题更是增大了思维量。
学生喜欢玩橡皮泥,没想到玩橡皮泥搭载更多小物品的的过程是千百年来人们发现独木舟的原理,其实不管现在多么豪华的轮船,都是这个的原理:要想搭载更多的物品,自制的小船必须要排开更多的水。通过这个实验,学生理解了物体的体积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概念。
*
关于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我把第三节才能学到的盐水浮鸡蛋实验放在了第一节之前,盐水浮鸡蛋是这样做的:把生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透明杯中,看到鸡蛋是沉底的;向杯中慢慢洒盐,当撒到一定程度时发现鸡蛋会悬浮在盐水中;继续向杯中洒盐,观察到鸡蛋会漂浮在盐水中。在这个实验中,学生看到了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即沉底、悬浮和漂浮,明确了改变盐水的密度度而不是改变鸡蛋的密度能改变浮力。当学生在学习第一节影响浮力的因素时,看到课本上人漂浮在死海上看书的图片自然而然会联想到自己的盐水浮鸡蛋实验。
这一章的计算量明显增大,由于我们的计算中包含密度,但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指数、负指数的计算仍然是个盲点,这也是要特别关注的一个交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