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贤王阳明(三)

王华为了让王守仁明白打战不是他想的那样,于是就决定带王守仁去大同看一看。大同是明朝边防重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当然打战也是家常便饭。

但是蒙古势力虽然不及以前,但是明朝自从土木堡之战之后,实力也是大幅削弱,明朝逐渐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守的境地。

王守仁到大同待了一段时间,也亲眼目睹了蒙古均的凶狠。王华自以为,王守仁从此之后便会老实本分待在书房读书,可是让王华想不到的是,王守仁非但没有被战争的场面震慑到,反而跟王华说了一句:“假如给我兵马十万,我必定可以扫平蒙古。”

王华一听火气立马就上来了,扬起手中的马鞭直接给了王守仁一鞭子,然后说道:“你小子竟敢如此猖狂,从小就不安分守己,你要气死我啊。”

看着眼前这个信口开河的小子,王华对王守仁也是越来越生气。虽是生气,但是更多的还是恨铁不成钢。

可是王华并不知道,不爱读书的人并不一定读不好书,不爱背书的人并不一定考不好试。

不爱读那些老古董的王守仁被父亲打了一顿之后,就回到了北京。回到北京之后的王守仁却丝毫没有削弱自己对蒙古军队的战略思想。

于是,王守仁就上书朝廷,提出御敌之策。对的,你没看错,是上书朝廷,并不是我胡诌,而是因为明朝时期朱元璋固定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上书,因此王守仁先生就可以上书献策了。

十五六岁的王守仁接连上了几次策略,可是最后都石沉大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太年轻,提出的想法过于理想;还是因为他的父亲听闻此事,上书皇帝陛下,请求皇帝宽恕,不要听信这个黄口小孩的胡话。反正,王守仁的策略是一条都没被采纳。

没被采纳是正常的,要是采纳了那就真是咄咄怪事了。一个没打过战,没经历过战场的十五六岁的毛孩子,即使建议再好,实施的效果也会出现问题。

也许大家会有疑惑了,不说王守仁是圣贤吗?圣贤的不应该是很厉害,所有的事都像神话一样的吗?

无论是圣贤还是啥,他都是人,是人总不会那么平坦的。奇迹只会发生在小说和电视剧中,现实中基本很少会遇到奇迹,这就是现实。

现实的生活,一天天消耗了王守仁的耐心。他开始放弃上书献策。因为王守仁先生发现了另一件值得做的事。

王守仁回顾了自己几年来的荒唐事,于是就去找王华向父亲大人赔罪说:“父亲大人,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不会再那么轻狂了。”

王华摸摸王守仁的头会意的说道:“那你以后准备怎么做?”

王守仁爽快的回答道:“我决定去做圣贤。”

王华一听王守仁更荒唐的想法,呼的一巴掌就过来了,说道:“你这小子飞气死我不可,我不管你了,我不管你了。”

面对父亲的指责,王守仁毫不在乎,因为他有自己的理想,而且他还会一如既往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
    异色瞳的忧伤阅读 777评论 0 0
  • 我端详着手中这枚戒指,浓缩了我二十多年抠门节省下来的零用钱,压岁钱,才结晶成这么屁大点一个小玩意儿。不过它太美了,...
    石墙酒馆阅读 289评论 0 4
  • 对可变容器类型对象和不可变容器类型对象.array, mutableArray,dictionary,mutabl...
    dominghao阅读 329评论 0 1
  • 哦里咯了
    c0e3c2bc6049阅读 248评论 0 0
  • 心有所念,花将盛开。生活,从来就不只是活着,而是用心把它过到足够美好。周末啦,要好好感受生活的美好噢~ 昨天在家里...
    fannie22222阅读 1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