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被家人催婚,并且作出妥协。有种打不过就加入的无力感。差不多的人生,差不多的婚姻,已经可以预见差不多的结局了。对方也不见得多喜欢我……我也不见得多钟意他……我们都只不过凑合凑合,将就一下过日子吧。”
这是一篇文章下的评论,看完后,我不经问自己,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交一份大家都差不多的答卷?合着人一辈子就挣钱,结婚,生娃,完成大众恪守的人生清单?可是这样的人生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如果是?那怎会有那么多人一边躲在被子里面,看着短视频中别人无意或者故意营造的“人生旷野”,一边又无奈的接受“人生本就是一条轨道”。
我既不认同旷野,也不认同轨道。无论是何种说法,都透露着一种人生标准,一种控制欲。如果人生没活成旷野,就失败吗?如果人生活成一条轨道,就没意义吗?
人生为什么不能是一场体验呢?单身一生充分享受自由,丁克一生充分享受两人世界,为人父母则是开启了旁观者的人生副本体验。每一种人生都有自己的好与不好,本质上都是公平的。再富有的人也会有焦虑,烦恼,再伟大的人也会有技不如人的时候,再贫穷的人也有权利拥抱快乐。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苦难重来没有因为身份的不同而饶过谁,幸福则平等的迎接每一个人。
如果日后儿子问我,人生该活成什么样?我一定会回答他:“就是每一天你希望的样子,不是成功,不是富有,而是每一天都有你想做的事情,想体验的生活。如果暂时没有,那么请尽全力去接近,去实现。人穷其一生,都是为了自己,不为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