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中国道教第一村

位于黄山市西33公里处的休宁县境内,城西15公里,距屯溪33公里。齐云山古称白岳,因其“一石插天,与天并齐”,明嘉靖年间改名为齐云山。齐云山方圆110.4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150平方公里。属低山山岳风景区,最高海拔为585米。境内峰峦四起,峭壁耸立,飞云、流泉、云海、佛光;四时变幻,绮丽多姿。有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三大游览区。山中36奇峰,72怪岩,岩岩皆景,洞、涧、池、泉遍布其间,全山地质构成为层积砂岩,赤如朱砂,灿若红霞,为典型的“丹霞地貌”。白岳岭、齐云岩、独耸岩、紫霄岩等为著名胜景。山奇、岩怪、水秀、洞幽,李白、朱熹、唐寅、海瑞、戚继光、徐霞客、袁枚、郁达夫等历代名人学士都留有佳句墨宝。山中的石门寺始建于唐元和四年,寺庙建筑宏伟壮观,寺内历代雕刻佛像、道家绘画、各种碑记数以千计,著名的有明代唐伯虎撰文的石碑。

3、由于齐云山的道教属正一派,道士可以婚娶,非斋期也可以饮酒吃肉(全真派须出家,禁酒肉,不准婚娶)

早在南宋,大儒朱熹就曾三次回徽州老家扫墓访宗,每次都要登临齐云山。云岩湖畔的晞阳书院就是他最爱去的地方。他在那里课徒讲学,传播儒教,江浙皖一带的理学信徒受其影响至深。天桥岩壁上存留的那些宋至明清的摩崖石刻,与这位大儒似不无关系。理性是人的智慧,但愉悦山水更是人的天性,大儒也不例外。“山行何逍遥,林深气萧爽。天门夜不关,池水时常满。日照香炉峰,霭煅谭膳?

明代是徽州的鼎盛期,也是齐云山最鼎沸的年代。万历间,徽州知府古之贤为方便游人香客进山,在齐云山下的岩脚水面建桥,为此,古知府受皇封擢升,人们将此桥取名“登封桥”。《始建登封桥碑记》为明兵部左侍郎汪道昆撰写,明大书法家詹景凤书碑。当年齐云山似乎有一个大磁场,吸引着众多的名人雅士来参齐云,他们或游山、或作诗、或题刻,把个齐云山搞得到处是文化,简直可以称得上轰轰烈烈。待民国文豪郁达夫来游齐云山,也只能感叹:“齐云山有一部伟大的金石志好编。”

齐云山与黄山南北辉映,自古享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的美誉。明嘉靖皇帝来山祈嗣灵验后,因其神奇的云海奇观而被赐名齐云山。

道教香火盛于明代,供奉北方真武大帝,香火兴旺成为一方道教圣地。而典型的丹霞地貌,把山峦,洞石都渗出暗红色,远看山峰,像一柱燃烧的火烛,倒是和烧香祈拜仪式浑然天成。

齐云山不仅名列全国四大道教名山,而且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皇帝曾盛赞其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源于古代的巫术,方士,神仙。东汉末年,沛国丰县人张道陵,对方术和神仙家思想核心进行总结,以老子...
    烟雨竹剑阅读 4,628评论 0 1
  • 是真的下雪了呢 那朵红色梅花 自顾自的兴奋得太早 纤枝泪垂 是风给予的最后礼物
    愁雨斋阅读 1,085评论 0 0
  • 读完这本书,才知道一本满满都是爱的好书犹如一杯暖心茶,可以驱走这冬日的寒冷。 《偷影子的人》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小城里...
    豆浆油条和咸菜阅读 4,606评论 1 15
  • 三毛说:“一个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他是否重要的活过。”我想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渴望追求的东西,或远或近,或明...
    一滴露水阅读 2,801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