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义教课堂的游戏化设计畅想

  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掀起了“国学热”,并且持续升温。

  夸赞国学之美的句子很多,我找到了这段经典描述:

  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国学亦有大美。国学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

此图来自网络

  故而,我们学院有“国学研习社”,以传承和弘扬国学为己任。

  每周六早晨,国学社社员化身“义教老师”,在文庙国学堂带领漳州市的孩子们诵读经典。

漳州文庙国学堂义教

  孩子们年龄差异大,从幼儿园到初中年龄段的都有。所以,我们尊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原则,孩子们能够熟读成诵,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慢慢领悟经典中的含义。

  在课堂上义教老师的课堂目标是尽可能地带领孩子们多诵读,最好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但是,长时间的诵读,容易使孩子们感到疲惫与厌倦。

  所以,在接触到游戏化设计以后,我在思考,是否可以为国学诵读增加趣味性,激发孩子们读经的动力,以及挑战背诵的欲望。

故事线设置如下:

国学堂的故事线

  为了配合故事线的设置,我们还需要制作出小四只怪兽,和终极大怪兽的形象,使得“关卡可视化”,增加趣味性。

  一堂课有45分钟,打怪任务再进行细化,有以下的安排预设。视情况对关卡进行增减。

课堂打怪设计

  每个打怪任务的难度是逐级上升的,从易到难,最终极的成就是“背诵”。

  在此过程中,用到了“守护国学碎片”故事线,赋予史诗意义与使命感。逐级上升的任务难度,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希望带领小朋友在读经中找到“心流体验”。

  在课堂中间,设置盲盒(神秘宝盒),可以缓解读经的疲劳,增加互动,调整课堂氛围。

  最后的“漂流瓶”,是让孩子们写下课堂感受的小设置,孩子可以写下任何东西——收获、心得、感谢、成就……

  当然,为了组织起这样趣味课堂,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

  为了进行盲盒任务,宝箱道具一定要准备好,随时等待召唤。


课前准备

  荣誉护照和十二生肖章是PBL设置,激发进步与成就感。同时,十二生肖章的收集,荣誉护照的拥有也能唤起小朋友们的收集欲望,则可以触发“所有权与拥有感”。

  畅想如此,还未能实践,期待拥有较好的效果。

十二生肖章

荣誉护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