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门的牛肉面馆,日卖一千碗,探寻2020开年新商业逻辑

花开春会暖,时间换空间

一:冷清的大街,火爆的牛肉面                       

媒体报道:2月14日,兰州个别牛肉面馆营业成了兰州一景:店前排长队,防疫者免费。

兰州金牛街的一家牛肉面馆开始营业,来的顾客非常多。不过吃面只能打包外带,不可堂食;排队人与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现场排成的队常常超几百米,拐好几个弯,顾客布满店前的广场。

牛肉店老板称“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平均一天卖1000碗左右。“

如此一算,疫情对这个店整体营收的影响,不减反增。

似乎打脸了朋友圈“餐饮撑不下去了”的种种言论。

二:西贝和海底捞的“苦”谁能知?

疫情之下,据说餐饮龙头海底捞损失近10亿,西贝莜面村声称只能撑三个月。

可谓危机之大。

当然海底捞的底子厚,西贝随后又接受银行的贷款。

转危为安也是可以的,不过是动作大了点。

像兰州拉面这种小而美的餐饮,其中的商业逻辑值得深思。

三:对“韭”当歌,餐饮几何?

海底捞和西贝自己还没觉得怎么样呢,似乎已经被所谓的“培训大师”盯上了。

“就连龙头企业都撑不下去了,还不赶紧来听我的课?”,在家憋久了,新一轮的“韭菜”收割开始了。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没有实体支撑的所谓培训终究是“一地鸡毛”。

四:用失败思维,找成功路径

疫情之下的餐饮的生存之道,牛肉面馆与龙头餐饮的PK,说明了什么?

一般情况下我们做事的思维方式总是以成功为假设前提,即我们做一件事,就是为了把事情做成,比如我要开一家饭店,去接下来的事情:思考决策人、财、资源等,怎样把饭店做大做强赚到钱。

知名品牌营销塑造专家,不败商学院创始人韩宸先生认为:做一件事情首先要用失败思维,是以失败作为前提假设的,首先是假设这件事情会失败,然后想如何避免失败,减少失败代价,先立于不败,再求胜。

我们开一家饭店,首先要想到,如果顾客都不来吃饭怎么办?是饭菜贵?味道不好?突发情况?

因此你要做风险预案,显然在疫情面前,很多餐饮企业没有把外卖的技术储备掌握好。

多数人在想:怎么会出现这种黑天鹅事件呢?

事实是相信:悬在天空的一只靴子永远不会砸下来……

兰州拉面型优秀餐饮店能够抗风险,其实有意无意验证了“失败思维”先行。

必胜不可知,必败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必胜,只有不败。

五:真正的准备,就是来浪费的

本次疫情,医疗物资的匮乏成为事实。

熟悉战略物资储备的朋友都知道:战略物资的储备是不能怕浪费的(当然会有严格的体系,避免浪费)。

企业做失败准备就是不要怕浪费。这句话很多人是不理解的。

通常企业会说:“如果要避免失败,就要多做准备,但准备经常用不上“,那岂不是”白准备了,白浪费了”。

但事实上,我们认为:准备就是用来浪费的,宁愿我白准备,也不能让失败到来。

绝大部分准备都是白准备,因为准备就是“不防一万,只防万一”,所以每1次有效准备,都有 99次白准备。真正作战的功夫就是 1%,准备的功夫是 99%,你准备的功夫比别人多,你的胜率就比别人大。

可能企业会说准备的成本高,其实,最终的失败才是最大的成本。

这也是企业的一种反向运营思维,企业的成败本身就是个循环的生命周期,

《道德经》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十年前,BAT们在短视频领域的准备不重视,“抖音、快手们”从假设失败处下手,做好充足的准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从强大对手的弱处下手,从1%的缝隙中一战而起,无中生有,有生于无,成就今天的短视频江湖。

成功的逆袭者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一战而胜!

请思考:无论西贝还是海底捞,做好外卖储备,真有那么难吗?

还是,不相信假设,相信自己不会失败……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作者原创观点,转载请告知并注明出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