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世清心》,还有“故事”

文/书山花开

读《晋书随笔:浊世清心》,写了一篇拆读文章:

拆读||《浊世清心》,让人清醒的书

今天再翻此书,觉得里面有些内容比较有意思,不忍舍弃,所以写点笔记。

04.《文章与推销》——为吸粉苦心焦思

左思前后用十年时间,写了《三都赋》,但不被看好,无人问津,于是想到了名人皇甫谧,请他来作序。

我们知道皇甫谧是著名的学者、医学家、史学家,是那个时代的网红,下有粉丝千万,于是皇甫老爷子一声吆喝,非同凡响,结果蝴蝶效应就来了,“豪贵之家竞相传写(《三都赋》),洛阳为之纸贵”。

可见推销,古已有之,连左思这样因“貌丑口讷”而内向之人,也深谙此理,更何况其他人呢?

像吟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诗人陈子昂,他对于营销也别有会心,于是作出奇葩的举动。为节省文字,暂录原文如下:

有卖胡琴者,价百万。子昂顾左右,辇千缗市之。众惊问,子昂曰:“余善此。”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入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奉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贱工之伎,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百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名满都下。

以千金买来胡琴,又当众把琴摔碎,拿出诗篇来推销自我,效果奇好,一天时间名声鹊起,誉满都城。

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不管诗文有多好,有效推销更重要。

诗文佳妙如左思、陈子昂,尚且如此不遗余力去吆喝,文字糟糕如我辈,岂可轻视之?

至于如何获得他人关注,获得一些点击量呢。目前正加入社群,虚心学习,以期有朝一日,学有所成,吸引粉丝,收获关注,赢得点赞,自当可企而望也。

05.《缺席的权利》——生也悠然死也淡然

陶渊明的故事谁都知道,此不赘说。值得一说的是陈翔鹤的小说:《陶渊明写<挽歌>》。

里面写陶渊明看慧远,“尤其令他不愉快的,便是那盘腿打坐在大雄宝殿正中的慧远和尚的那种近于傲慢、淡漠而又装腔作势的态度。”对那时的文化明星和主流意识,陶渊明是敬而远之的,始终保持着一种“疏离”之感。而等到他写《挽歌》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不错,死又算得个什么!人死了,还不是与山阿草木同归于朽。不想那个赌棍刘裕竟会当了皇帝,而能征惯战的刘牢之反而被背叛朝廷的桓玄破棺戮尸。活在这种尔虞我诈、你砍我杀的社会里,眼前的事情实在是无聊之极;一旦死去,归之自然,真是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正是《形影神》诗所说的那样“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对环境的厌倦,对生的无所留恋,所以才看得开,没有忧虑,以坦然的心态,迎接死神的到来。

“缺席”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放弃了外在附加于人生的社会意义,完全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去生活着,然后安然地死去。对生有欢欣,但不执着;对死不自弃,但不贪恋。

这无疑是现实世界的一次观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06.《“四夷”的婚娶方式》——“三媒六聘”何处寻

文中提到不同的婚娶方式:

如东夷肃慎氏部落“妇贞而女淫”,意思是婚前性行为自由,男子看中并获得同意,在她头上插一个羽毛就成了,而一旦成婚,就从一而终。

西戎很强横,只要出钱,看中女子后留下钱,“窃女而去”,也是许可的。更要命的是,女子属于私有财产,“父卒,妻其群母;兄亡,妻其诸嫂”。

关于前者,熟悉王昭君故事的人对此并不陌生:王昭君到匈奴后,成为阏氏,和呼韩邪单于生活三年,生子;老单于死,其长子复株累单于继位,复为阏氏,两人生活十一年,生有二女。

南蛮林邑国“人皆倮露徒跣,以黑色为美”,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都有所不同,而且“贵女贱男,同姓为婚,妇先娉婿”,女子地位崇高,婚姻决定权在女方(“女先求男,由贱男而贵女也”)。

单就婚姻而言,在古代也不是一律的,以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云云的观念,只是其中之一,并非全部,所以,这告诉我们:需要拆掉思维的墙,不固步自封,不坐井观天,由此,定会“遇见”更为广远的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