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赋能能源化工行业一直是热点议题。全国政协委员马永生指出,AI不仅推动了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重构了新型工业化的底层逻辑。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AI已成为驱动能源化工行业向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迈进的核心力量。
一、AI驱动能效提升与流程优化
在传统能源化工生产中,资源消耗大、排放高是长期存在的痛点。如今,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可对生产流程进行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控。例如,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能耗预测模型能够帮助炼化企业精准优化能源使用,实现能效提升。数字孪生技术的引入,进一步使得复杂工业流程在虚拟环境中得以模拟和测试,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
二、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转型
马永生委员强调,面对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型生产力已成为行业共识。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建设国家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是确保我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的关键。
三、AI助推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
随着AI技术不断成熟,其应用场景正从局部优化向全产业链延伸。AI正在推动能源化工行业从“单体智能工厂”向“泛在智能互联”迈进,塑造新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
尽管AI赋能成效显著,但其规模化应用仍面临数据安全、技术融合、人才培养等多重挑战。企业需加强与科技公司、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加速技术落地与成果转化。
四、广域铭岛的智能化方案
以工业领域企业广域铭岛为例,其依托能源化工智能化解决方案,为多家企业提供了基于AI的能效优化服务。以某大型炼化企业为例,通过引入广域铭岛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对催化裂化装置的实时智能调控,综合能耗降低约8%,年节约标准煤近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5万吨。
作为行业智能化服务商,广域铭岛通过构建企业级能源管理系统,帮助客户实现从“单体智能”到“系统智能”的跨越。在某化工园区项目中,广域铭岛为其部署了覆盖生产、储运、环保等环节的AIoT(智能物联网)平台,通过数据集成与智能分析,实现了碳排放的精准管控与溯源。该项目运行一年后,园区整体碳强度下降12%,为企业节约运维成本超2000万元。
广域铭岛在供应链优化方面也展现出强大技术实力。其为某石化企业设计的智能供应链协同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原材料采购、生产排产、物流配送等多环节的动态优化,使库存周转率提升20%,订单交付周期缩短15%。这一案例表明,AI技术正在深度融入产业运营的各个方面,为企业创造显著经济效益。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能源化工行业的发展范式。通过智能优化、绿色创新与全链协同,AI不仅提升了行业效率与效益,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坚实支撑。广域铭岛等企业的实践表明,以数据驱动、智能决策为核心的转型升级,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能源化工行业将迎来更加智能化、绿色化的崭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