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不是一般地相信相信的美好

10号傍晚,堂妹从武汉检查身体回来后,来找我聊天。

她说有个50多岁的朋友,把子宫切了,把乳房切了,还把自己保养得像美少女一样。那个精气神哪,好个秋高气爽。

她给我看了她的照片,确实不错。看着她穿比基尼的样子,观察美景的样子,微笑的样子,简直无法想象——她曾经受过那么大的磨难。

相由心生,心里没有磨难,身体上的磨难形同虚设。

那位朋友说过:“我绝对不会让自己的身体走样儿。”

也许,“信仰”在无意之间生成了。

堂妹也切除了一个乳房,左边的胳膊因为手术的关系,出现了功能障碍,只能做一些比较轻微的事儿。

她从来没有因为这样,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感受与向往,身上的能量特别正,哪怕心情再不好,也会用一张微笑的脸撑起爱的天空。

那个朋友让堂妹去办一个四级残疾证,有机会的话,拿着它去各大景点旅游,多见见世面,心胸和阅历会越来越宽广。换句话就是说,让美景来滋养身心灵。

堂妹听了很心动,说自己并不想借此拿国家的低保,只是想找一些走出去的理由和历练自己的机会,偶尔节约一点门票钱,好去更多的地方开阔眼界。

好多人都不想要这个残疾证,没想到她竟然如此热衷。她知道国家的羊毛不好薅,这个证也未必能办得下来,但她还是想试一试。

每个人都会依据自己的认知来行事儿。世界这么大,谁都想出去看看。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而且她身体上的那点障碍完全属实。她没有放大,每次挺过来,就像过了一道大关。

这几年,她不是在广东,就是在浙江,把湖北作为一个中转站,来来回回地跑。做了手术之后,需要化疗,需要定期检查,她还被试药小组选中了。

两年多的时间,在【双盲】的状态下,她不停地接纳药物带给她的种种好好反应,尽量往好的方面想。哪怕特别焦虑,还是选择一个人躲着消受完了再出来。在这方面,我恐怕不如她。

一个人能走到最后,完全是靠积极的心态。她说自己特别幸运,吃的药是特别好的新药,才可以恢复得这么好。很多医生都夸她坚强、智慧、识大体,纷纷向她竖起大拇指。

她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情商特别高,父母和兄弟姐妹对她爱护有加,她非常知足,感恩的话不言而喻。知足常乐时,她又觉得自己应该多方面充实充实自己她。她对读书不感兴趣,只有从别的方面来着手。

所以那个办证儿的念头,老在她心头徘徊。我跟他讲了一些她“听不懂”的话,她就笑着说:“你别读书读傻了。”

坐在放满书籍的客厅里,她又问我:“这些书,你都读完了吗?”

“大概读完了百分之七八十,里面有的好书,读了好几遍了。”

“天啊,这要是让我读,我肯定会疯掉!”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这个兴趣,跟一般人喜欢打游戏、打麻将,没有啥区别。”我不想让自己曲高和寡。

禅宗里说——“除了开悟的人,全世界人都是神经病。”

【神经病】会被各种各样的事物拉扯,在各种各样的执着中迷失本心,总觉得别人不可思议,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有啥问题。

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活着。

但是,在夜深人静或者与人攀比的时候,问题总是像“独脚潘”一样,要人跋涉千万里,去认证自己的独脚跟别人的双脚没有什么两样。

【独脚潘】在我心中的形象 very good,今天翻看了他的个人传记,特别感动。 只有一只脚的人,竟然有那么大的毅力,横跨沙漠、无人区、丝绸之路、大草原等等。

我也有一个漫游梦想,特别想用自己的双脚走遍全国。或者做一个踏踏实实的行脚僧,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践行到底。

堂妹尽管有很多地方跟我不同,但是在“体验人生、自我超越”这方面,跟我无二无别。以优点为支点,我看到了每个人身上的无限可能。

哪怕身体给了我们很多磨难,只要不放弃,不断地超越原来的那个自己,就是时时刻刻在新生。

2021年秋天,我们俩为了锻炼身体,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6:00准时汇合,去东西南北4个方位分别看日出,哪怕走上好几公里,也不觉得累。

美好的回忆一定格,好多东西就变成了未来的展望。将来,我一定可以走更远的路,去全国各地看更美的日出。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不管是哪一种路,只要用心走,一定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