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财富自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写:“个人财富自由,是指某个人不再需要为了生活必须而出售自己的时间。”
换句话说,退休和财富自由的本质在于我们拥有时间的自主选择权。
曾经一封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火上热搜,说出了无数人心中想要的理想生活。
从现实生活中出走,“去非洲的草原,耶路撒冷的哭墙,中东的沙漠,北美洲的雪山和大湖,南美洲古老的丛林,很多世界中心的神秘岛屿”,安尔曼令人醉倒的海滩,或任何其它你想要征服和感悟的自然美景,将自我放逐到天地之间,在狂风和巨浪里塑造自己的体魄和心灵。
这样的生活,该有多美好。我只敢偷偷幻想,一度认为,这是我们退休后才配拥有的生活,而退休离我们很遥远。
直到,我看到一本书《35岁从心出发》。它的作者苏禹烈,有很多光鲜的头衔,曾经是中国最年轻的天使投资人,北大中文系才子,擅长多种乐器的音乐人。
然而,让我意外的是,他在事业巅峰时刻,选择在35岁退休,追随内心过自己喜欢的冲浪生活。
在这本书里,我们能看到他短短35年实现财富自由、选择自己热爱生活的成败经验与心路历程。凡事都有方法论,让我们一起看看,苏禹烈关于财富自由,都做对了什么?
01 非凡的付出,换取非凡的成就
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是一道分水岭,有的人通过高考成功逆袭,有的人通过高考就此平庸。
苏禹烈在在高考前100天,还是班级倒数五十的水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快速突围考进北京大学,苏禹烈付出非凡的代价。
目标的达成,除了需要对成功的极度渴望外,还需要很强的执行力、完善的策略谋划。苏禹烈在那时起,就展现出惊人的意志力和严谨的思考力。
他将考进北京大学这个目标拆解为三个维度:学好、考好、报好。
【关于学好】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他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最短时间内能使他大幅提升的部分。毕竟高考看得是综合得分,每个科目分数的性价比都有所不同。
他根据目标院校历年分数线,按照知识掌握及擅长程度,对目标分数进行细致拆解,细化到每一科每一类题目,应该取得的分数,然后执行完善的抢分计划。
他每天只睡3-4小时,中午午休不超过15分钟,就这样,一直坚持了100天,直到高考。
【关于考好】
他把每一次练习都当作考试,每一次模拟都当作高考。在长达100天的模拟考试中,他不断总结自己知识的疏漏,纠正考试的心态,把控考试的节奏。
【关于报好】
最终他以全区第9的成绩考进北京大学,进入了他人生的新阶段。
在这个高考逆袭故事的背后,我们能看到,凡是敢于付出非凡代价的人,都会收获命运额外的馈赠。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学府之一,那里有一流的教学理念和文化知识,也有着最高端的人脉。一个人能成就多大的事,离不开他所在的圈子。
大三那年,苏禹烈在北大孵化器的地下室开始做“外国人的文化旅游团”项目,如今很多商学院都在模仿这种模式,把课程和培训办在旅途中;此外,他还孵化滴滴出行等其他项目,最终,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天使投资人。
隔开贫穷和富有的鸿沟,是思考。苏禹烈高考逆袭考入北大、创业一路顺风顺水,除了他为此付出的非凡努力,一定的运气加持外,更离不开他的思维深度。
02 思维的深度,决定我们钱包的厚度
身体的勤奋,不能掩盖我们思考上的懒惰。如果不能独立思考,我们就只能被命运牵着鼻子,随波逐流。
司机高金国在给李嘉诚开车的30年里,耳濡目染听懂很多生意经,去思考去投资,赚了不少钱。在退休之际,他早已不用发愁养老问题。
然而同样是司机,苏禹烈的司机却有着天壤之别。
苏禹烈在书中讲述,身边的司机跟了他13年,是个手脚勤快的人,多远、多繁琐的路总能准时、安全地送达。他能接触到很多生意人、外国人、文体界名人等等。然而,这么多年,他却一点长进都没有,既没有学会做生意、也没学会外语或者其他生存技能。
圈子很重要,能给予别人等量的价值去交换很重要;但保持空杯心态、拥有一颗向上学习的心,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该干什么的思考能力,同样很重要。
司机想要在苏禹烈退休后依然跟着他,但看到苏禹烈落脚的小小冲浪客栈后,他选择落荒而逃。他不知道,自己错失了人生的第二次机会。
那时,苏禹烈早已为他规划两个发展机会,一是,海南的共享出租车还没发展,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抢占市场;二是,海南当地人的赌博陋习,形成特殊的二手车交易的增量市场。
然而,因为好高骛远和思考短视,司机再一次错过从底层爬上来的机会。
最后一次,苏禹烈在2014年对司机说,可以借给他车去加入滴滴当司机。然而,每年说一次,说了三年,司机还是没有行动。
直到有一天,司机兴冲冲跑来借车,自己的好朋友去当了滴滴司机,月入三万多。等司机加入以后,滴滴司机的红利越来越少,即使他在全北京滴滴司机中名列前茅,付出很多,也赚不到两万元收入。不到一年,这份工作如同鸡肋,他开始转行。
他无数次懊悔,早听苏禹烈的话,就能多赚一辆宝马车。其实,他不知道,自己思维的短视,让他即使拥有机会,也不能把握住。
思维的高度,决定了我们钱包的厚度。财富的积累和人生际遇的把握,需要深入和清晰的独立思考,提前看到那些尚未发生的趋势和变化,并快速采取行动。
刘强东创建京东后,每天仍然花大量时间工作和学习。他说自己无时不刻都在工作,这个工作其实是指思考。
苏禹烈在《35岁从心出发》中讲述,自己每天都要骑摩托车去冲浪,路上遇到那个货币兑换点,他都会瞄一眼各种货币的汇率,然后分析比较。在生活中去留心有价值的信息,培养自己对汇率变化及宏观经济格局变化的敏感度。
世界上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20%的人在用思维赚钱;80%的人出卖辛苦的劳力。思维深度,是拉开人生高度的关键因素,也影响着我们如何断舍离,通过选择过上想要的人生。
03 断舍离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我;断舍离不是扔东西,而是重建内心。
断舍离是一种简单且高层次的决策。简单是方便好执行,而高层次意味五个方面:一是高级的眼界和格局;二是系统而丰富的知识结构;三是清晰的逻辑思维;四是成功和失败的复合经验;五是敢于承担结果和越挫越勇的担当。
苏禹烈下定决心考北大;大学三年级停学,孤身一人赴美创业;27岁选择退休;刚学会冲浪一年,就背着吉他,拎着冲浪板跑夏威夷北岸冲巨浪,这些堪称经典的决策几乎都是他一瞬间的决定。
他每一次都在做着常人做不到的断舍离,舍掉安逸、舍掉学历、舍掉财富、舍掉安全。
在《35岁从心出发》中,苏禹烈讲述自己会刻意练习关于断舍离的决策力。
他在经历外公和父亲的过世,自己多次海中遇险,救人和自救的与死亡擦肩的经历中,渐渐放下人生的执念,领悟人生的真义。
他说:“只有经历生死体验,才有机会跳出来回顾自己人生的全貌。那时,你的一切疑问、迷茫和痛苦都将得以解脱和释放,你也因此拥有更高层次的自由。”
他在一次冲浪结束后,心满意足抱着板往岸上走,阳光和煦温暖,海浪晶莹剔透,他下意识回头望了一眼蔚蓝的大海,脑中涌现一道声音:这不就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人生吗?
他当即做了退休的决定,什么都不要了,回去处理下城里的事儿,就搬回岛上,过眼前的日子。
27岁,他决定退休后,他断舍离掉拥有的巨额财富和事业的无限可能,放弃所有投资的项目和资产,净身出户,不想和过去纠缠不清,追随内心,去过真正想要的生活。
也许,你会问,他的退休生活会不会很苦,没钱怎么生活?
美国石油大亨曾说,即使把我的衣服脱光,再放到杳无人烟的沙漠中,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又会成为百万富翁。
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变得富有、生活幸福的东西很多,思维能力、知识结构、经验、人脉资源、金钱等等。但这些最不重要的就是金钱。
“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弱是道的开始,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开始没钱很正常,一直没钱,一定是思维认知出现了问题。
后来,苏禹烈的卡玛客栈出名了。他的意大利合伙人写了一本《卡玛客栈》小说,全球发行,现在正在筹拍电影。
而那个从小迷恋探险故事的苏禹烈,开始了他有趣且欢喜的人生冒险。人生苦短,断舍离掉不喜欢的人和物,才能把宝贵的时间留给所爱的人,所喜欢的事。
写在最后
《35岁从心出发》讲述了苏禹烈跌宕起伏的人生,他总结了自己如何从0到100通过刻意练习成为高手的经历,讲述了自己拜访名师结识贵人的宝贵经历,描写了自己自信心、意志力建立的全过程,诉说了自己从迷茫到坚定,从自律到自由的心路历程。
这本书能带给我们一种关于梦想改变和坚持自我的力量。
罗素说:“孔雀是世界上最温顺的鸟,那是因为每一只孔雀都认为自己是最美丽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苏禹烈,但是也只有一个你和我。
苏禹烈很棒,也许我们一辈子成为不了苏禹烈,但也没有关系。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有所不同,我们也因为这个世界而更加精彩。
我们每个人都在用生命演绎自己的人生,用热爱去寻找生命中的更多可能。退休和财富自由从来都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我们是时间的主人,去做自己喜欢且热爱的事。
苏禹烈在《35岁从心出发》中写,35岁退休的实质,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锻炼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获取收入来支撑自己一路走下去的能力。
愿你我都能找到心中的热爱,早日实现财富自由,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我是青颜,关注我,陪你读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