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沙暖日更#第一篇——突然觉得每天不写点是什么,是件挺亏的事情。接下来,将继续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
——————————————————————
小时候,在学校或家里,可能被问得最自豪的问题是,长大后你想当什么呢?我们脱口而出99.9%概率是老师,科学家,发明家,警察,这是我们的经典回答,现在回答看却成了套话,只是那会儿的套话里面多的是真诚。有趣的是,有时前后时间点发问的,可能得到的答案是大相径庭的,但不变是童声里所蕴藏的自信和无所顾忌。
“我的梦想就是这个,而且我一定可以做得到。”这高亢的音量后面摸上去都是温暖的温度。
但无论当时结果是什么,如果现在再来问你,可能你就没有当时的毫不犹豫。因为我们经历得多,目光就有点混浊了,以至于有时看不清前方的路。
曾看到一句话是,别问我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是不上班。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电影《最后的假期》,不禁深受启发了,虽然剧情有点俗套,但折射出来的对于人生以及未来的活法的认知是值得思考的。
在这个电影里,女主角乔治娅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喜欢下厨,但却做着销售,在不喜欢的领导下工作,但唯一让她觉得慰藉的是,每次把自己学会的菜拍成照片,收藏起来总是抑制不住的兴奋,这本悄悄藏着她的心底最大渴望的书就是她的梦想之书。但因为一次误诊,以为自己得了癌症,剩下的时日不多了。于是,她当机立断,拿出了所有的储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见自己喜欢的主厨一面。
看到这里,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有像她那样唯一的情感归宿吗?我的答案是迷茫的。突然我觉得她是幸福的,因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因此,她马上买机票,向自己心目中的目的地出发,最后一系列的发生的事情是美妙而生动的。
在这部电影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她的这一本书,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她梦想的驻点。她喜欢煮饭,烹饪,每次跟着电视的主厨按部就班地做着,然后把成品拍下来,贴在自己的梦想之书上,这每一次就是在梦想的天空里,挂了一颗亮晶晶的星星,一点点地终将冲破瓶子,飞向天空。
虽然现在的我不知道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但是我不害怕,因为从电影中我汲取了无限的力量。把你喜欢的事情一点点地捡起来做,把一件件做久了,慢慢地就能知道自己的心之所属。
在行的第一行家Angie曾经就花了一年的时间去寻找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花了700多天,确定开始真正去做些什么。最后人生从此开挂。我又怕什么呢。
何况,我还有小妙招:微梦想——微成就——微思考。
王健林说,我们先定个小目标,赚它个一个亿。可我们的人生如果还不够以亿来开局,不去退而求之,厚积薄发。
第一招就是列出你的微梦想。就是每个月制定20-30个事件,每天花1-3 小时来完成,可以是没做过的事情,可以是这个月要完成的习惯等等。像今天我就临时决定出去,结果不小心就完成了两件微梦想清单,一个是到没吃过的餐厅吃一次从来没吃过的主食,一个是做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有趣。
第二招是然后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用“微成就”来激励自己。
第三招是平时的学习用到闭环学习,做到微思考。之前在Angie的新书中看到一个学习方法“暂停学习法”也觉得非常棒。在你觉得对自己有启发或不懂的问题停下来,思考下,去把东西去读厚,由厚到薄之后,这个过程就受益匪浅。日后定要用起来的。
婚姻怕出轨,但梦想不怕,最后一个月,为2018年做准备,期待原地爆炸的生命烟火,最后一影片《超异能部队》里的一句话共勉——“Be all You Can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