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精进

精进是佛学用语,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一,精而不杂,进而不退。通俗说就是勤奋,不懈地努力上进的意思,与放逸相背。

经常看到微信朋友圈的鸡汤文字,没什么不好,但往往忽视了一个根本前提。导致很多人刚喝完大概能管几分钟不饿,久而久之非但不能充饥,反而想吐。

先抛出我的观点:真正的勤奋与努力——精进,不是喝完鸡汤后的状态,而是从根植于内心的认同与执着中出发的无惧行动。

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那律尊者刚开始学佛的时候,经常犯困,时常迷糊,佛陀骂他:“咄!咄!阿那律,螺丝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阿那律尊者被骂以后,非常惭愧,从此发誓不睡觉,七天七夜睁眼用功,结果眼睛瞎了。后来,佛陀教他一个修行方法:“金刚照明三昧”。他按佛陀教授的方法勇猛精进,最终达到天眼第一,三千大千世界在他看来就像看手里的东西一样,清晰无比。

阿那律尊者的行为,才是真正的精进,是对佛的教诲深信不疑后的努力,也是对自身的超越。

《梵网经》中十发趣心第四:进心。

若佛子,若四威仪一切时行,伏空,假会,法性。

进心,即精进的心。佛教讲精进是成佛的根本,但若不知佛法的根本,虽然精进用功,也会南辕北辙。

佛教里的精进是有前提的,俗世间所说的勤奋和努力也同样有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对于目标根植于内心的认同与执着,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喝再多的鸡汤又有什么用呢?

基于目标的认同与执着在内心扎根后,又如何行动不退?

《大乘起信论》中,精进门:

云何修行进门?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

立志坚强,不怕困难,也不怕时间长久,远离畏怯懦弱,因为从过去久远以来,徒然地虚受了一切身心的苦,并没有真实的利益。现在因为修行而精进,受些苦痛,算得了什么呢?

佛学中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对于一个自心认同的目标,勤奋执着,努力去实现,远离自己的怯懦的心情,即便苦也不觉得苦了。

想起2015年,第一次跑马拉松。关门时间内顺利跑完42公里,就是我内心认同的目标,勤奋执着地训练,打消中途放弃的念头,最终跑完全程那一刻,即是收果之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沙门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
    觉智师兄阅读 5,675评论 0 1
  • 东方爱婴晓彤妈简书作者 壮壮是幼儿园里出了名的聪明豆,一次幼儿园的数学公开课,妈妈们坐在教室后面,看老师带领小朋友...
    东方爱婴晓彤妈阅读 1,423评论 0 1
  • 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粽子端午以后还叫粽子,月饼吃过以后还叫月饼。团子不一样,只有今天才叫元宵。为什么?不...
    詹大年阅读 3,4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