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彭家伟 谭美婧)“四字女经,教尔聪明,娘边做女,莫出闺门。笑不露齿,坐莫摇身,轻言细语,话莫高声......”成人礼歌仍在耳畔回响,女书研学活动的温度犹存。为感受女书前世今生,湘潭大学商学院赴永州江永县暑期社会实践于8月22日来到2019年女书研学活动主承包方——江永县新华书店总店进行调研。
历久弥芳,馨香传扬
调研团刚走进新华书店,就被以“记录生活、寄托情感”为主题的女书专栏深深吸引。这时,书店讲解员——来自女书发源地上江圩镇甘益村的义永红女士主动上前为我们介绍了女书的历史:1982年,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宫哲兵教授走访江永,安居江永县一隅的女书正式进入学界视野;2006年,女书申遗成功,成为江永文化名片;2017年,女书入列国际标准字符集,正式迈上世界舞台。“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习女书,之后一直没有间断过,距今也有十几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见证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学习女书的行列中,其中不乏港台同胞与外国友人,今天又碰到你们,看到你们对女书这么感兴趣,我很受感动。”讲解员如是说道,她亲自见证女书逐渐展露世间,看到人们开始了解这片神奇土地上发生的女性传奇,调研团与“义永红们”希望未来女书及其他江永“三千文化”都能被人们发现、保护并传承。
求同存异,前路砥砺
而调研团从新华书店研学部刘慧婕女士那里了解到文化的发现、保护再到传承的过程,总是期许与忧虑共存。女书是文明的产物,起于思念,溶于生活,传承的是同一种情怀。但受封建氏族社会形态影响,不同村落之间的女书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不可避免地给女书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的延续与传承女书,清华赵丽明女士选择成立工作室,这一行动得到了政府的鼎力支持,由此,女书正式开启了“听说读写”全方面规范化的过程,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前提下不断走向多元化。对于女书这一发展趋势,刘女士说当地人民都表示非常支持,他们希望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感受它,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毕竟村里的那些老人使用女书上百年,把女书改成这样一时半会儿肯定还是接受不了,但其实只要女书的特色、精神还在,女书的根就还在,女书标准化是为了引入新鲜血液,这条路还很长。”
其道大光,路也彷徨
活动进行至此,调研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与思考,带着已有的了解,调研团对新华书店总经理进行了深度访问。“女书文化研学夏令营是从八年前开始的,今年已经是第八届了”,总经理廖湘凯先生介绍道,“我们主要负责旅游对接,女书夏令营只是我们规划的精品旅游线路其中一环。”
言语间,廖经理向我们展示了由政府推行,企业跟进的永州江永地方特色旅游文化产业规划,女书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将结合四产品五景点,形成一条以农业为主的扶贫旅游路线,同时表示今年十月份将举行全国高校女书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力求推出成熟的女书文创产品,完善文化产业链。“但是就目前来说,我们江永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尚还落后,地方没有足够的资金跟进酒店落成,旅游发展最好的勾蓝瑶寨单日最大接待能力也不超过500人次,而且年轻人们大部分都前往发达地区打工了,旅游村中留守人员居多,政府正逐步完善人才激励保留计划。在产业转型方面,我们仍旧面领着考验。”
从书店出来时已接近日落时分,天边光线昏暗不定,但正如第二天朝阳终将升起,女书文化虽曾被隐于历史末流,但只要经过一番正确的引导和努力,总会有真正焕发光彩,带动江永经济腾飞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