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提到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内心的幸福。再一次确定和巩固了我的认知。获得幸福是此生所有行动共同指向的目标,不可偏理这个大方向。有了这个大方向,才会时刻清晰清醒地提醒自己:读书不是为了读的多,也不是为了读的快,不是把读书当做标签证明自己比谁强比谁弱,而是终于内心的疑惑在书中寻找答案,这个答案仿佛一把钥匙开启一把把锁。当解开的锁越多,我们通往智慧,真知的路就越通畅。为了解锁,我们不断地去应用,分享,直到理解掌握。对于“记不住看过的书”这样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记忆是通过应用产生的,没用的东西大脑是不会感兴趣的。
深度阅读不是什么?
不是完整读完一本书。
不是读的时间越久就是越深。
也不是把一个片段深度解读。
简单说,深度阅读是升级我们的视角:如何用?如何实现?原理是什么?
作者提到半衰期概念,每个知识都有半衰期,去学习一些收益期长的方法。
深度阅读3步骤是什么?
简称:练兵场(联系,冰山,场景)
一、联系。认熟,关联,视觉化可以帮我们将新概念与我们自身经验迅速联系起来。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是每个人大脑都具备的功能,不用学。
1.大脑有一个特点就是“认熟”,这就会自然产生联系,我在看书时看到一句话经常会想起一段往事,我觉得这就是作者说的联系。
2.大脑还有一个特点是“关联”,会把相似的同类从记忆里打捞上来,比如看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可能就会想到很多好xx胜过好xx……
3.大脑第三个特点:大脑喜欢视觉化信息。
二。建立连接之后,探索冰山。
概念是冰山一角,冰山之下有庞大的体系支撑。其实就是追本溯源,寻求底层规律的过程。
三。明白了原理,就可以进入第三步:多场景应用。
最终,新概念会随着应用的娴熟度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几个重要问题
1.为什么用自己的话总结核心概念很重要?
有利于执行“练兵场“的练习。
2.遇到大部头难啃的书怎么办?
1)找帮手。比如去知乎提问,去百度搜索等。从各种角度去强攻。
2)暂时放下,去搞定周边,水平有一定提升再回来攻克。
深度阅读误区:
1.深度阅读不是从头到尾精读,而是针对某个概念深度阅读。
2.深度阅读不是必须深读经典好书,而是书中观点是否让大脑兴奋,能否让我们提出问题,产生关联。
3.深度阅读不是要记住所有内容,而是把概念理解到位,产生关联,能在场景中运用。其实就是能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能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就算是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