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我们慕名开启了这场向往已久的大西北之旅,暂时逃离这个热得比较纯粹的都市去别人的城市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落地西宁,探寻本地人的味蕾打卡大西北的美食--手抓羊肉,肥瘦相间的羊肉沾着店家自配的蘸料,喝着当地自产的甜醅茶,就着自制的酸奶,一口羊肉一口青稞饼,羊肉的鲜美夹杂着青稞的鲜甜从入口那刻开始弥漫直达包裹你的胃,仿佛预示着我们接下来即将看到的美景一样缓缓展开,慢慢到来。
启程,第一个惊喜是车窗外,草原如绿浪般映入眼帘,没有裸岩山体隆起的荒凉,随之而来的是层层叠叠的绿色屏障。登上日月山,脚踩着文成公主曾经和亲时走过的土地,藏族妈妈和姑娘正怀抱小羊羔在经幡帐下等着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此刻高原吹过的风为我们接风洗尘、不远处的牦牛和骏马正低着头为我们奏响大自然最美妙的乐章,稀薄的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青草的味道,让人暂时忘却所有烦恼,尽情享受着高原的馈赠。
原来一直以为内蒙古的呼伦湖就像镶嵌在草原上的明珠足以让我惊艳,却不想这高原腹地上的青海湖才是大西北献给我们的自由向往。站在黑马河远观着青海湖的水色是有层次感的,近处的渐渐绽放的油菜花海在青海湖水的连接处与碧蓝的天空实现了无缝连接,天水一色。走进青海湖,湖面清透如琉璃,越往深处越显凝重,最终凝成蓝宝石般的深邃,环湖小火车载着我们的身影在跳跃中被镜头定格——清冷且自由。
离开青海湖继续西行,去茶卡盐湖感受一场天地倒置的幻境。踏入盐湖,细碎的结晶在阳光的穿透下分外亮眼。置身湖中,感受着白云在脚下流动,人影在澄澈如镜的盐水中复刻。当阳光铺满整个湖面我好像忽然懂得为何藏人称它为“达布逊淖尔”——青盐的海。如果说茶卡盐湖的美是充满活力而张扬的少女那么在柴达木腹地的翡翠湖则更多了几分成熟韵味,它以更隐秘的美惊艳了岁月。牛奶白、薄荷蓝、祖母绿...色块如打翻的调色盘镶嵌在荒漠中,美的让人陶醉,湖水的凉意与远处还未完全消融的雪山在此刻就是对大西北荒凉与仙境最好的注释。
从翡翠湖去往敦煌的六小时真正开启了一场沉浸式荒凉体验。窗外掠过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力发电的巨齿阵列在旷野中沉默旋转,形态各异的山峦孤寂的矗立在这荒漠边境,如驰骋疆场的将士、如低喃细语的母亲、如欢快玩耍的孩童、如远眺的佳人······疾驰而过每一处戈壁都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情,隐藏在戈壁褶皱里那一道道风化的痕迹在无言的诉说着千百年尘封的历史,戈壁山丘高矮不一错落有致的紧紧相依相偎勾勒出天地间独一无二浓墨的黑白画卷,在此刻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苍凉感突然具象化了。
行至敦煌,华灯初上正是时候赶往沙洲夜市觅食。新鲜出炉焦香的沙葱牛肉饼就着微甜的杏皮茶那叫一个美,薄如纸的黄面浇上琥珀色肉酱,西域的酣畅尽在其中。从青海的高原美到西域莫高窟,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敦煌飞天壁画之旅,进入一个个石窟,感谢那些默默坚守的敦煌文化使者们,是他们让我们今天有机会感受古人千百年留存的智慧结晶,看过之后心中只剩赞叹,如果觉得还不尽兴那就看一场《又见敦煌》的实景演出,亲身体验一回关于敦煌前世今生的故事演绎。夕阳渐落时来到向往已久的鸣沙山,登上山顶,月牙泉如一弯青玉坠入沙海怀抱,泉边芦苇轻摇,安静的守护这一方。夜幕降临,来自天南海北的旅人们一首接一首的开启自嗨模式,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万人现场演唱会,告诉远方的那个人我在敦煌很想你,快乐不过如此。
欣赏了敦煌夜色下的温柔之美,再感受一把张掖七彩丹霞浓烈的色彩盛宴最好不过。乘观光车穿行其间,赤红岩壁夹着鹅黄条纹,青灰台地晕染黛紫斜晖,宛如倾倒的调色盘,在蔚蓝天空的映照下、在明媚阳光的衬托下更显得耀眼夺目,就像是大地写给天空的情书,让人陶醉。原以为行程将尽,却不曾想祁连草原和门源花海给了我们一场更大的惊喜,数十万亩油菜花沿祁连山麓铺展,一望无际的绿毯连着金色的花海、牛羊如星星般散落在草坡上,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风中摇曳、牧民的蒙古包在雪山下格外耀眼,随手接过藏族小姑娘递来的奶疙瘩,含在嘴里酸味开始在舌尖散开。望着远处还未消融的雪峰,忽然懂得大西北的魔力——它以荒凉示人,却用湖蓝、花黄、沙金、丹霞赤,在我们心里种下期待向往的种子。
回程,当飞机掠过这片土地,窗外最后一抹夕阳隐入云层。闭上眼,青海湖的水声、鸣沙山的驼铃、夜市的吆喝仍在耳畔交织。大西北,那么远却这么美,此生必达一次的人生旅程值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