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小确幸17 . 给儿子的信

亲爱的一承

你好!

上次你回信说最近压力很大,说接下来可能心情会一直不好。时间不够用,各科的模考与练习,接踵而至,特别是语文口语考试在即,你的情绪更加狂躁。

一直在积攒回复你的话,我想即使积攒再多,也无法安抚你目前糟糕的心情,更无法对你的现状感同身受。

除了做好你的后勤保障外,不知道还能为你做什么?我又想通过多提问的方式,让你通过多练与反馈熟悉考试的内容,但从你的态度里,我读出了不耐烦。

灯下反思,也许反复提问时,我的焦虑也同时传递给了你,自认为在帮你,实质也在增加你的压力与负担。

晚上看到一句话,仿佛给了回复你的答案,但我不确定你是否也认同,先和你一起探讨,这句话摘自李翔去年的一本《趋势》“如果清除生活中所有的压力,生活还有意义吗?

如果清除生活中所有压力,生活也就没有意义了。李翔在书中给出的解释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尔用10年的时间研究压力对健康的坏处,将压力视为敌人,转变对压力的看法后,会改变身体对压力的反应。如果把压力看成有利因素,会建立一种生理性激励,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但血管依然保持松驰,这种反应与身体开心或者受到鼓舞时类似。

以上是从生理层面来理解的这句话,你再结合自己经历的事,细想一下,从小到大哪件事可以轻易完成,从吃饭穿衣、系鞋带、到数数、写字、读书......这些现在看来简单的事情,对于刚学的你来说,哪一件不是带着压力在前行呢?

针对你上封信中提到的社会问题,以及你对此表达的不满,还想对你说另外2句话:

1、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

每个人的出生是不能选择的,出生于不同家庭,注定了一开始的不公平,但这并不影响每个孩子最初同为一张白纸的事实,走到人生的尽头,每个人的足迹成了手上独一无二的孤本画。

作品最终的呈现多彩丰富,难分上下,作品之间还是有一些分辨依据,有的一眼就看出创作者的用心与深刻,而有些只是流于表面的花哨,走了个过场,聪明如你,一定能理解压力之下负重前行,也是一段必经的行程,毫无压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那只是美好的幻想而已。

2、相信时代总是向前发展的,美好会在不远处。

至于你在信中提到的不良社会风气,确是事实,“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现存的不公与不良,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慢慢改观。

套用你“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文章中的观点:这个阶段的你要学好知识,注重提高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的能力,也就是在“穷”的时候修炼独善其身,等有能力的时候,让不合理、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在你们的手上有所改观,每一代人,把社会向前推进一点,通过多代人的努力,会变得更美好,这也是一种兼济天下。

我总是盲目的乐观,相信一切美好就在不远处,相信当世界交到你们零零后手上以后,一定比现在好的多。

胖胖,你通过阅读历史,通过对比父母一代与我们父母一代的生活,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好的年代,这也是事实,有上一代与我们这代为你们开山铺路,你们对未来更加自信,也理应有责任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你觉得呢?期待在第12封回信中看到你观点。

                                          爱你的妈妈

                        2019年4月21日 于信一尚城

查看往期更多小确幸

01、身边的小确幸16 

02、身边的小确幸 15 

03、身边的小确幸14 

04、身边的小确幸13 

05、身边的小确幸系列12 

06、身边的小确幸系列11

07身边的小确幸系列 10 

08、身边的小确幸系列 9 

09、身边的小确幸系列8 

10、《身边的小确幸系列》7 

11、《身边的小确幸系列》6 

12、《身边的小确幸系列》5 

13、《身边的小确幸系列》4 

14、《身边的小确幸系列》3 

15、《身边的小确幸系列》2 

16、身边的小确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