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朋友圈出现了19级的招聘信息,我才发觉,自己已经毕业有一段时间了。同样也说明,又有一大批学弟学妹要进行一个抉择了,面临他们的,是考公、考研、毕业论文、找工作,城市选择这些大事情……
我在这个过程中,其实算是比较顺利了,因为我得到了太多太多人的帮助。不过在找工作之前,并没有得到太多相关的、细致的指导和参考,我认为这个特别重要,所以一直想把我的经历(普通经历)分享出去,不管有没有用,仅此送给还在学校的学弟、学妹们,作为一个简单的参考。
适用人群: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大三、大四的大朋友们。
一、关于考公、考研
简单说明一下,考公,就是考公务员。如果你志存高远,一心想要为民服务,这是一条很好的选择。
考研,就是考硕士。硕士,现在分为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两种。专业硕士,侧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最突出的特点是学术性和职业性相结合,学制一般为2年。主要培养在某个专业或某一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具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且具有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能直博(不需要考试直接读博士)。学术硕士,侧重基础理论学习,更侧重于学术理论知识,学制为3年,有机会直博。与考研有关的介绍,可以看看张雪峰老师的讲解。
我可能要先泼一下冷水,我们导师针对考研这一件事,曾提出过一针见血的看法:“不管读几年,最后都是得出来工作的。”也就是说,选择增加自己的学历,只是把就业时间往后挪了,该来的总是要去面对。
也就是说,考研、考公只是多了一种选择而已:你可以选择去工作,也可以去继续深造,但并不意味着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下面,我们简单梳理一下考研的事项:
1、 提前准备
正常情况下,考研在大四的上学期期末(正常是12月23、24号)进行,但是考研是一个持久战,不是说简单的学了几天的课程就能去考了。因此,一般会提前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准备(牛X的人物请忽略这点)。
2、一旦开始,就不要中途停下
考研的科目包括英语、政治、专业课一、专业课二四门。学习需要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英语,一旦某一个时间段断裂了,没学了,你如果要继续接下去,就得从头花非常长的时候才能达到原来的状态。其他科目也是这种道理。而且一旦停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脑子一旦胡思乱想得太多,焦虑就会变重,进度就会变慢。
3、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老师
这个靠谱,是通过口碑得知的,可以去网上去搜索(类似考研帮),比如英语的何某、政治的老肖、还有数学汤老。他们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跟着他们学,起码步伐不会落下。老师会有一定的时间安排,不过自己也应当有自己的计划。
4、提前预定考试两天的住宿
等你参加了考试就会知道,考试当天,考场方圆三四公里以内的房子已经全部住满。也即是说,在官网公布考场的当天晚上(一般提前一个月),你就应该预定好23、24号的房间。
这样,能够确保你有地方住,如果近的话,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休息。甚至还可以午休半小时。
5、考上研的学长有话说
不管是选择哪条路,希望学弟学妹们要清楚认真地考虑未来的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对于考研,很多人脑海中普遍的印象是很苦,很难。苦是存在的,难,其实并没有想的那么难。其实经历过考研之后,就会发现,你的得到的不单单是知识,在心智上,你会比别人更加成熟与从容,同时,你也会收获纯真的友情,因为有那么一群人怀着同样目标在一起拼搏努力着。在考研过程中,难免有时会烦躁,产生抵触心理,这时心态和你的初心很重要。这时候要懂得自我调整,可以运动,可以看电影,可以睡觉等等放松方法,总之要发泄出去。
另外,考研是个信息战。不仅在复习过程,你还要学会收集各科的复习指导视频,有用的学习视频可以提高你的复习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要常关注招生信息,在调剂的时候,最能体现了,现在网络发达,这是很容易实现的,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最后祝愿各位金榜题名!(from研一的伟哥)
关于考公的注意事项:
据最近消息称,今年的变动较大。首先,表现在招考人数有所下降,去年的招考人数为28533人,今年仅为1.45万多一点,相当于减少了49%的名额,也就是说,竞争更加激烈。其次,考试的政治标准更加突出,对于不符合政治要求的,一律一票否决。另外,在招考时也更加聚焦精准科学。这是今年考生要格外关注的地方。以下是一些常规的注意点:
1、提前准备
考公的时间一般是10月多,分为国考和省考,以国考为例。
国考主要考行测和申论(部分岗位有其他的考试要求)。有笔试和面试两个阶段,只有笔试入围,才能参加面试,面试通过后才算考上。
行测部分,包括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与常识判断五大模块,不过复习的前期重难点应该在言语表达、判断推理、还有资料分析这三大模块,这三大模块的特点就是,得分短期内容易提升,而且又占据了行测的半壁江山。拿下这三大模块,距离考试成功就近一大步了。
申论部分,其实就是一道证明题,因为申论最重要的答题技巧只是论证考题的意义以及可行性。绕着题目展开论点、论据、论证,把自己的理由说清楚,把自己的想法讲明白,就已经掌握基本的了。再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句子、段落的提升,就会很完美了。当然,字迹工整也很重要。
2、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机构
同样的方式,口碑,多问问学长、学姐或者有参加过这个考试的前辈。
3、考前必须多模拟总结
特别是行测,最大的难度不是题目,而是时间的把控。120分钟内做完140道题,再加上填涂的时间,一道题能给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0多秒。
由此可见,平时对于正确率、还有时间把握的训练有多重要。
4、提前安排住宿
做法及原因同考研。
二、关于毕业论文
相信你们没写过毕业论文,也应该听说过,或者说看过毕业答辩吧。我记得,我在大三的时候,我就有去现场看过学长姐们的答辩现场。虽然,那天不是我参加答辩,但是也被现场的气氛所震撼到了。
这天,我发现,老师和我们课程上看到的老师很不一样——他们看到你写得不好的地方,会毫不留情给你指出来,他们的表情十分严肃,整个教室除了风扇声,几乎没有别的声音。看了十几个学长姐的答辩,几乎没有一个能够幸免,都被批得抬不起头。
有没有被吓到?其实,这一切只是一个表面的假象而已,我们不是被这种场面吓到了,而是被自己心中的设想吓到了。可以试试这样考虑,帮我们指出问题所在是老师的工作,他们严格对待答辩这件事,恰恰说明他们负责任。能否通过毕业答辩,与老师无关,与我们的态度有关。
拿出我们专业的数据来看吧,整个专业60个人,参加二辩的学生只有8人,最终没有毕业的学生为2人。也就是说没有毕业的学生只占3.3%。而且没毕业的同学并不是因为论文没通过,而是因为所修的学分不够所致。
所以说,毕业论文并不会因为写得不够优秀,就不会通过而影响毕业。恰恰相反,只要用心写,认真修改,就能够符合要求了。
虽然,通过率非常高,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简单应付一下了。中间的工作量还是有的,该做的一定要做够。而毕业论文主要包括7个部分:
1、开题答辩
所谓开题答辩,就是搭建一个大体的框架。难度不会太高,工作量也比较少。
主要的工作有:
确定题目
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地点
确定自己的参考文献
确定自己的文章框架和方法
论文进度安排
这个阶段,主要的意义,是通过开题答辩,老师能够知道你的方向内容,从而确保题目不会太大、太偏,并能够写得出来。
2、中期检查
这时候,论文差不多要进行一半了,也就是说,在开题的基础上,内容已经有所补充,并且现场已经考察、实验已经进行,数据已经几本整理。相关的图片也已经放进文档了。
一样的,有这个阶段,是为了确保同学们,能够顺利在计划时间段内完成论文,准时毕业。你看,学校、老师多替我们考虑。
3、定稿
这时候,通篇文章已经完成,字数也已经达到学校要求了。不过细节和格式方面可能还比较粗糙。
4、查重复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写出来的论文不涉及学术抄袭而不能毕业,一般会要求重复率在10%-20%(具体以学校要求为准)之间。
我们学校给了我们两次知网查重机会。建议想稳妥一点的同学可以提前去一些网上购买权限,在网站上先查几次,我们用的比较多的查重网站,能确保论文重复率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紧接着,再使用学校给的通道查询。因为提前查过之后心中起码有个底,知道自己的重复率在某一个范围内。如果学校给予的机会没有通过也不要紧,赶紧联系老师指导修改,争取下一次能够符合要求。
5、毕业答辩
这个应该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大学四年,几乎都是老师在讲台,我们坐在讲台下。而这时候,角色互换了,老师坐在座位上,你成了一个老师,需要对下面的“学生”进行讲解。
有位学长在我答辩前夕给我支招,还确实挺有效,腿也不哆嗦了:尽量多地去熟悉自己的文章,参考文献。然后相信,自己写的文章就是对的,就行了。
其实,可以这样想,老师教了你四年,怎么会舍得让你难堪呢,那不是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毕竟是自己教的学生,暗地里骄傲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为难你。
6、修改格式
能够到达这一步,说明你离毕业已经不远了。因为接受了毕业答辩的‘细致指(ai)导(pi)'。这一步的关键,就是按照学校的规范要求进行修改。一定不要耍小聪明,用自己的方法或者格式。然后注意图片、字体大小、标点符号,还有页码等等等等。
7、打印论文、提交文档
我至今还记得,自己带着打印好的论文给我的导师签字的时候那种心情:去TMD的毕业论文,我终于不用再受你的折磨了,电脑里的毕业论文再也不用加上+1或者最最最最终版了。不过那时候,我是这样跟我导师说的:“您的签名真好看啊。”
关于毕业论文,还是那句话:态度决定一切,虚心接受批评,认真完成论文。
三、关于工作
毕业论文一忙完,差不多就要准备出去社会真枪实干了,有些同学毕业论文开始得早,有些同学边写论文边找工作,有些是毕业后才找的,就不针对以上的三个方面展开了,我分享一些我认为比较普遍的问题。其实对于工作,我的经验并不算丰富,现在毕业三个月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件事,一件是一次性参加了十个公司的面试,另一件是从日立电梯辞职。
1、一次性主动参加十个面试
大四上学期的来临,意味着一场盛宴的开始,来自五湖四海的招聘轰炸,来自三百六十五行的邀请向我迎面扑来,也许是招聘会阵势过于庞大,也许是我的简历过于单薄,也许是竞争太过于激烈,也许是个人定位的不清晰...我在拿到日立电梯的offer之后,就好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面试。
可是,以目前这样的状态能让我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嘛?答案是否定的。
我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在一次“土木学院的招聘会”中,开启了疯狂面试的行动:在活动开始前,我了解了几十家即将到来的公司的简介,然后把名单打印出来,再把我稍微对眼的十家公司圈起来——好了,今天就面试这十家公司。
虽然,我知道,今天的公司可能并不适合我,但是,我怕,我怕留下遗憾。
这十次面试,极大练就了我的胆量还有口才,我从一个害怕参加面试的人,变成了一个喜欢面试,并和HR打交道的人:我在中国人寿的帐篷底下,和他们经理还有业务员聊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我和泉港集团的面试官,也聊了半个多小时,我为了和浙江交工集团的HR套近乎,跟她们说我有个朋友今年毕业的,已经在里面了。也就是说,整个人状态十分放松。和我一起的同学,看到我今天的状态,觉得很不可思议。
最终,我拿到了两个offer,而且还有几家公司在了解之后我并没有表现出想加入他们的意愿,我的心态从一个害怕面试的人,变成了一个和他们做朋友的心态,我把这种面试当作正常的交流。
也就是说,看起来好像没找到真正合适的工作,但是,这次的面试,让我在参加面试的时候,彻底地放松了自己,也擦亮了眼睛,知道怎么挑选公司,也知道怎么样更好地表现自己。
2、第一次辞职
你能想象吗?周围的人早已经把工作安排妥当,这时候已经是六月份,我已经有了一份工作,但是我感觉可能不会太喜欢。
这时,刚好又有一个机会,一个学长跟我介绍了一份新的工作,我去参加了这个工作的面试。我的顾虑在这里:我害怕我如果太晚辞职,会影响到新的工作,因为办理离职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又怕,我太早辞职,然后新工作又没有面试通过,这样我就完全没有工作了。
后面,我选择了在面试结果出来之前,去了原先的公司辞职。
我记得在去年的10月份,日立电梯来我们学校办了一次非常隆重的招聘会,我那时候还在犹豫要不要去面试,后面还是去了,接着又纠结到底要不要签合同。后面也签了。
再后来,实习了接近一个半月,实习结束的时候,我的实习考试平均得分是90+,在整个实习队伍里,差不多30个人,排名第二。
实际上,我做的并不差,同事们也还不错,我非常感激公司相信我并给我这样的机会,也非常感谢老师和同事的帮助,只是,我总觉得差了点什么。这注定是一段难忘的记忆,我不过我选择了离开它。
我鼓起勇气,跨过了失业的恐惧,被拒绝的恐惧,等待的恐惧。后面——我收到了新公司的面试结果通知,我被录用了。
上面的两次经历,和很多人比起来,其实比较普通,但是,正是因为普通才具有普遍性,现在总结一下关于工作的经验:
1、要有拿得出手的技能
我第二份工作,交通规划,因为在大学期间刚好花了点心思在软件上,PS和专业的软件,不能说非常熟练,起码能够操作得了,而这恰恰是这份工作的初学者所欠缺的,因此在面试的时候很顺利。
也说说我身边的例子,我身边比较厉害的人,就是一炜了,他在刚毕业的时候,英语已经非常拔尖了,拔尖到什么程度?他大学是非英语专业,学习托福英语,从A背到Z,再从Z背到A,整本书都给翻烂了,我们还在背四级词汇abandon,abandon的时候,人家已经可以直接通过英语跟面试官进行对话了。
华为在他学校只招6个人,他就是其中一个。此外,还因为他的英语好,提前被送到国外的工作岗位上。
你看,几个软件,或者一口流利的英语,就能够让你在面试的时候,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2、要多去参加招聘会
第二份工作,我和面试官(目前工作的组长)聊了足足20多分钟,我整个人状态十分放松,我旁边的朋友看了之后,也不禁赞叹,说我整个过程中表现得“不卑不亢”。
哪有什么超常发挥呢,不过是训练得多了,之前的十场面试,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还有经验。
3、要认真制作简历
我要继续把我导师教我的方法延续下去,就是要自己制作简历。
也许你会说,网上有非常多的模板可以用,但是,你能够下载到这个模板,怎么确保人家不会下载到呢?自己制作的简历,不能说非常精致,至少可以说是用了心并独一无二的,试想一下,如果所有人的简历都一样,HR为什么就要在你的简历上多停留一会呢?
还有个小技巧,就是把简历内容按照应聘公司、岗位的需求而制定,比如你应聘的是销售岗位,那么你要着重体现个人的表达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等等。从这个角度出发,会增加简历筛选通过的几率。
另外一点,就是把你最想突出的部分,放在简历的中上位置。因为研究表明,阅读一张纸的时候,会更倾向于看纸张的中上部分,这样做能增加应聘成功的几率。
4、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喜欢,一般是真的不喜欢,快想办法换
这时候,如果你还在学校,就简单多了。不必太纠结,直接找自己想找的工作,这时候换工作,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反而能够给你带来经验。
但是如果你已经离开学校了,再换工作,就一定要非常谨慎,如果没有存够一定的应急资金,连生存都会有困难,就不说换工作了。
5、毕业了不意味着就停止学习了
离开学校,说明你已不再是学生了,这时候,你的身份是个职场新人,你要学习工作所需要的东西。大多数人需要接触的,包括和上级打交道、和同事打交道。还有工作业务的熟悉等等。如果下班后如果还有时间,可以适当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四、关于城市选择
除了工作,在哪里发展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我当初也纠结了老久老久。
在小城市,可以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可以在上下班的时候骑个小电动,也可以在夜晚的时候约几个朋友出去外面吃点小宵夜。也能够全身心放松自己,下班了就是实实在在下班了,吃饭的时候就可以专心吃饭,总之,有更多的时间感受生活,听听自己内心的呼唤。总之,在生活节奏上,更多的是不紧不慢,更多的是从容不迫。
同样,大城市也有它的魅力,它华丽,它新鲜,它建筑宏伟,当然还有我们没见过的新奇的东西。最难得的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同样是交通规划,我们可以选择做水路,也可以做公路,甚至做轨道。
最终,我选择了大城市。
初至深圳,我们院长说了一句话:大城市能够包容所有的东西,这里不管你是学什么专业的,都能找到自己对口的工作。如果是在县城,不要说什么交通规划,一个红绿灯,就是县长他们一句话的事情,哪需要你们做规划?
来深圳能够得到很多,这里能找到各种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里充满着活力和机会,但是最让人咬牙切齿的应该是它的房价——均价5万,靠打工几乎是不可能买得起的。
同样意味着,你要面临早早出门却要挤不怎么挤的上的地铁,以及频繁的加班,还有呼吸新鲜的汽车尾气。
而我想表达的是,决定你高度的,也许并不是你所在的地理位置,而是你自己的心态。保持好奇,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论在哪里,都可以快速吸收和成长。
我来这里那么久,看过很多在这里的人,被消磨得整天得过且过混日子,虽然年纪轻轻,内心却早已死去。当然,也看到过不少小城市的人,有坚定的目标,一点一点向目标靠近的人。
所以,面对城市选择,我的看法如下:
1、如果你想接触更多新鲜的东西、新鲜的事情,那么就来大城市
2、如果你不喜欢快节奏的生活,选小城市。
五、关于未来
一定是属于那些懂得学习,不断改变自己的人。
六、文章的最后
1、推荐几本书:
毕业之后,才发现自己懂得太少、学得太少,我从五月份开始看课外书,到目前为止也没看了几本,很多学弟学妹看的书应该比我还多得多。不过我还是想把我看的好书分享出来。
《终身成长》:这是一本讲述成长思维和固定思维两大思维的书籍。我简单摘录里面的一句我很喜欢的句子:“人类真正的潜能是未知的(也是不可知的);人类在经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无法预知的。”
《把时间当做朋友》:这也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不是用几句话能够总结的,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当遇到新的学习机会时,管它有什么用呢,学呗,学了总会有用。”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著名的10000小时定律就是来自这本书,天才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主要是靠后期的刻意训练。“第一,根本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第二,也不存在‘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
《少有人走的路》:“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是绝不能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回避问题、逃避痛苦。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富爸爸,穷爸爸》:在早些时候,大多数人的观念是,好好学习,然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这本书所持的观念恰恰相反,它鼓励好好学习理财,增加自己的财商,通过自己的资产让自己变得富裕。句子:“贫穷和破产的区别就是:破产是暂时的,而贫穷是永久的。”
2、推荐几个找工作的网站:
交通行业:建筑英才网、经驿网
医学行业:康强网
通用网站:智联招聘,boss直招,58同城及各省、市的人才网。
查公司的软件:职友集
学长在此祝所有的学弟学妹,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提供建议:御三家的两名陈同学,伟哥,峰哥,GE老师。在此感谢!
资料来源:个人的经历、网络资料的总结、同学朋友的建议。
第一次整理这类的文章,加上水平有限,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谅解,有更好的建议欢迎下方留言板留言。
觉得不错,欢迎分享给身边需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