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悄然而至,不经意间,隐匿的春色便已偷偷绿了河堤、红了山头、迷了眼睛,各种景象美不胜收。此时带孩子踏青,不仅可以使孩子身心愉悦,充分领略大自然的春景,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让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找出春季各种景物的变化。
和宝宝们一起去户外玩耍,虽然令人向往,但愉快的同时,也会有些让爸爸妈妈们措手不及的小隐患。为大家整理10条安全小提示,妈妈们快来学习一下吧!
01 记得带上足够的水
宝宝的肌肤薄嫩,厚度只有成年人的三分之一,水分流失的速度很快,尤其在多风的春季,宝宝的皮肤会很更加干燥。
一般来说,宝宝的饮水量应该根据体重来确定,每千克体重的一岁以内新生儿需每天饮水120-160毫升左右。
户外活动时,爸爸妈妈一定记得给宝宝多准备饮用水,此外,如果在户外活动时间较长,也带上宝宝的护肤品,没有任何防护的小脸更需要细心呵护哦。
02避开有风沙的日子
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北方多风多沙尘,对宝宝的呼吸系统伤害较大,因此带宝宝出游尽量避开沙尘天气。
在风沙不大的时候户外活动,最好给宝宝配上围脖或者轻薄的纱巾,挡住口鼻,适量减少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避免大口呼吸呛入沙尘。
如果灰尘已进入眼内,不要让孩子使劲用手揉,应立即要他(她)闭上眼,待眼泪增多后反复转动眼球,使灰尘尽快随泪水排出,还可翻开眼皮,用干净的手帕轻轻粘灰尘出来。
03 穿得轻便点
可给宝宝穿一件贴身的坎肩或马甲,保持背部的温暖,以减少感冒的机会。
同时,在宝宝活动时,内衣尽量扎在裤子里,要防止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会出现常说的“凉了肚子”,影响宝宝的消化吸收,甚至导致宝宝腹泻。
停止活动后,尽快添加衣服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04 不要吃生冷的食物
户外活动时给宝宝带的饮食,切忌生冷,同时也要注意卫生,盛装饮食的器具保持清洁。
宝宝进食之前,督促宝宝用免洗液或湿巾擦手,尽量避免在公园里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商贩那里买食品。
另外留意一些食物禁忌,例如香蕉、桔子、山楂、红薯等食品不能空腹食用。
05玩水要有大人陪同
游泳池、海边、小河、小池塘都是戏水的最佳场所,当宝宝们在这些地方尽情玩耍的时候,别忘了水有时也会伤人!
有的池塘、湖泊边可能有凹凸不平的岩石、破酒瓶或者垃圾,稍有不慎有可能绊倒宝宝,造成伤害。
在水边玩耍,一定要有大人陪同。另外还要提防水草,宝宝不慎落水,一旦被水草缠住,越挣扎就会被缠得就越紧。
提前教给宝宝们,慢慢晃一晃腿,再轻轻拔出,或者立刻向大人呼救求助。
06 不要站在秋千上
宝宝坐在秋千中间,秋千荡起时,双手紧握秋千绳,不要站在秋千上,等秋千完全停止后再下来,如果有其他宝宝在荡秋千,要保持距离,不要被撞到。
滑滑梯时脚朝下,上半身保持竖直,不要头朝下,或者从下往上爬滑梯。
排队时不要推前面的宝宝,等前面宝宝滑下去起身走开后,再往下滑,滑下后立即起身离开。
另外,避免穿带细绳的衣物,腰带、鞋带、背带和背包带等,都有可能无意之中挂在器械上出现危险。
07 当心草丛里的小虫子
出门前,先给宝宝裸露的皮肤涂抹一些驱蚊液或花露水。
也可以用1-2片维生素B1溶解在温水中,涂抹在宝宝裸露在外的皮肤上,驱除蚊虫叮咬。
08当心鼻子出血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再加上天气比较干燥,很可能出现鼻子出血的现象。
如果血量不大,家长可用冷水浸湿毛巾后敷在孩子的前额或脖子等部位,也可以用干净的棉花、纱布等塞入鼻孔内,并捏紧鼻翼一会儿。
若还止不住,应送孩子到附近的医院处理,以免失血过多。
09 和陌生宠物保持距离
春季动物处于发情期,很容易暴躁不安。带宝宝去户外活动时,提醒宝宝远离流浪猫狗,不要靠近拴住的狗狗,外出时和陌生宠物不要太过亲近。
宝宝如果被宠物咬伤后要及时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
冲洗时尽可能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周围软组织,设法把沾污在伤口上狗的唾液和伤口上的血液冲洗干净;并且必须在24小时之内注射狂犬疫苗。
期间,应注意不要让宝宝喝浓茶、咖啡,也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要避免宝宝受凉、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防止感冒。
10 小心风筝线缠绕
春暖花开,五颜六色的风筝都飞上了天,父母也喜欢带着孩子放风筝。可别小看了这根风筝线,稍不留神就容易成为“伤人利器”,紧绷状态下的风筝线,更是要让孩子远离。
带孩子放风筝,最好戴上防滑手套,儿童放风筝要由大人看护,选择小型风筝更佳。
放风筝以娱乐为主,不宜将风筝放得过高,尽量在操控范围内,且要远离高压线、树木等物体,选择空旷场地放风筝,以免误伤他人和自己。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