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工作午休)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简单、也可以广泛,基于自己的喜欢;健康、安全、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就行。
不过,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能将一个兴趣爱好培养为个人特长。它有可能成为对我们学习、工作、事业都很有帮助的事情。
有一门特长,可以受人尊重;可以在不同阶段的学校里获得荣誉 或者升学加分项;可以在工作之余陶冶情操;可以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从中学起,人生的事情越来越多, 所以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持续投入到多个爱好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生命力强的、坚持下去。
我在这里帮你们做一下梳理,供参考。
音乐类:钢琴提琴古筝吉他不太建议,学的人太多、成为个人特长很难;管乐类不建议,年龄大了吹奏身体会受不了;简单易学的小乐器不建议,成不了大气候。 挑选有独奏功能、学的人不太多的大乐器。如:古琴 琵琶 大提琴 竖琴。 关于唱歌、戏曲、语言这些,在学校的音乐课学一些基础就可以,唱歌是门槛最低的,不太容易突出个人特长;戏曲、语言也是吃青春饭,很容易就被迭代。
舞蹈类:适当的舞蹈训练,达到塑造形体、提升气质的目标就可以了。不建议把舞蹈作为特长, 因为舞蹈是吃青春饭,到30岁后就越来越困难了。
体育类:以锻炼身体就可以了;体育也是吃青春饭,不容易长期保持特长优势。
美术类:相比较而言,美术有两个优势:一是入门不难,二是对身体条件要求不高,坚持下去随着年龄增长越老越厉害。
IT类:如果你特别喜欢编程,静得下来在数字代码的世界里遨游, 这也是好事情。这个门类也不受年龄的限制。只是很挑战孤独、寂寞。并且注意克服这方面的职业病, 每周最好安排一次社交活动来抵充。
绝大多数人没能把爱好培养成特长的原因,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为喜欢太多、太杂,没能长期专注下去;希望你们能重视这一点。争取在参加工作以前,用10年的时间培养出一项特长,;参加工作后时间精力将不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