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

      练习,是一个人的名字,是我远房表姑家的二儿子。表姑,我总喊她大姑,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姑的女儿我喊大姐,我喊练习叫二哥。练习比我大十多岁,不开心的时候,我总喊他"烂席“,他也不恼;开心的时候,有时也喊他二哥。练习与我同村,他家离我家不远,我时常去他们家玩,就像我自己家一样来去自由。

        依稀能记得事情的时候,我就经常去他家玩,尽管他比我大,但他也很愿意陪我一起玩,有时候他在家收拾东西,我就在旁边看,也可能会捣乱弄几下,他不生气,有时候三个在的时候看不过去都会过来揍我几下,他也不会,甚至有时候还会护着我。那些年,我还记不清事,大姑总会给我讲小时候的事情。在农忙或者有其他事情,父母总是把我交给大姑家的大姐带我或者是练习照看我,每当讲起我被大姐抱着不小心摔到地上,头被摔了一个大包,二哥与大姐也因此时而吵架的时候,大姑总是笑得前仰后合,有时甚至笑岔了气,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大姑为什么笑得这般开心。

      练习上学不行,脑子笨,光在小学就留了几级,最后在小学三年级实在读不下去,大姑也就让他辍学了。辍学后反而让他更开心,他也时常说自己不是上学读书的那块材料,我想也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上学时的苦恼吧!不上学的日子,对练习来说很快乐,他也乐意回家做农活,那时候做农活全靠一双手;八十年代的农村,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无论做什么都靠人工,大姑家养了一头老黄牛,喂牛的任务也就落在了练习身上,他不叫苦也不叫累。喂牛是个辛苦的差事,晚上要起夜给牛添草料,白天还要清理牛棚。夏天或秋天都要到田地里割青草,牛儿也特别地能吃,一点儿也不心疼年少的练习。有时候贪玩,练习就忘记了喂牛,回到家还会被大姑骂。在大人们的心中,牛儿可是很金贵,地里的各种农活全靠它,要精心照顾才是。现在每想起这些事,可他还只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少年啊!也有一个贪玩的心。

        时间过得还真是快,练习也到了说媒的年龄。长成年的练习,有点爱絮叨,大姑总说他随他父亲,确实如此,有时候也会自言自语,正因为如此,见了几个姑娘,深入了解后也就黄了,没有一个能成功到了定亲的阶段。练习也不懊恼,他觉得自己还年轻,总还有机会。没有过几年,练习的父亲,突发疾病去世,练习的婚事更是雪上加霜,到后来甚至也没有媒人愿意上门说媒了。大姑也是很着急,时常唉声叹气,但也无能为力,最终还是错过了最佳的年龄。

      九十年代初,农村开始有人外出务工,练习也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想出去外出打工,大姑也不拦着他,想着外出也能贴补家用,农忙的时候可以回家帮助家里做农活,农闲的时候就外出。刚开始的时候,练习也没有什么技能傍身,就和大姑的娘家侄儿几个到了包头。身在异乡讨生活总会遇到难处,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过年回到家,他总会给我讲一些在包头的所见所闻,从未出过远门的我就缠着他给我讲,晚上我们俩就挤在一张床上,静静地听他讲述这一年来的趣闻轶事。刚到包头,人生地不熟,幸亏有几个表兄弟先前已经在那里待过几年,落脚的地方倒是有,他们几个也愿意带着练习做事情。夏天的时候,他们就给烧烤摊或者小菜馆子送啤酒,这纯粹时力气活,做惯了农活的练习倒也能吃得消,但是在与人们打交道上吃了不少的亏,但他也不气馁,与人和善,倒也积攒了不少的客源。闲暇时光,练习也爱动脑筋,爱琢磨学一些东西,就帮助另一个表哥炸油条,炸糖糕。上学学习不行,但学这些倒也挺快的,没多久就学会了,后来在冬天的时候,练习就白天炸油条卖,晚上就给小菜馆送啤酒,也还是忙的充实。北方的冬天,格外地冷,零下几十度的天气也不知道练习怎么熬过一个接一个冬天的。城市不比乡下农村,机遇多,但变化也多,城市的变化使得练习和表兄弟几个的小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也难得挣到几个钱,更别说能攒到钱了。辛苦几年下来,加上家里的开销,练习落得一个口袋空空,但幸运的是总还算学得一项手艺。

      从包头归来的练习,也没有闲着,跟随同村的一起去山西各地做了几年建筑小工。日子像流水一样,静静地流过练习的每一个日出日落,常年外出务工,练习也变得沉默寡言了许多,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爱收拾自己,甚至变得有些邋遢,胡子长时间不修理,头发蓬松得像个鸟窝。延伸也变得浑浊起来。有时候低头走路自言自语,整个人消沉了许多,也日渐苍老,伸开手就像干瘪的树枝,哪像一个青壮年的手呢?

      苦命的大姑,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间,最终也没能看到练习结婚生子。大姑生前总向我念叨,这些年总是享练习的福,要不是练习照顾她,生活起居都是大问题,每当大姑讲起这些的时候,眼中早已充满了泪水。大姑去世后的几年,练习的生活变得异常的单调乏味,也不爱与人交往了。以往健谈的性格,也变得更加的少言寡语。后来,大姐看他一个人孤苦地生活,就托人给他介绍了一个丧偶多年的寡妇,但对方带了三个孩子,还要求练习上门。没有经过思考,练习就爽快地答应了。可能他也想拜托这种状态,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尽管他可能也知道结局不一定好,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去上门居家,那几年,练习明显改变了许多,也变回了往日的模样,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人善人欺,联系在女方家待了几年后,孩子们也逐渐长大,似乎也不再需要练习这个苦命的劳动力或者赚钱工具,女方还是很绝情地把练习扫地出门。善良的练习就这样又回到了久未回来的三间破瓦房,但这次他没有消沉,把家里里外外收拾了起来,把房间和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收拾地整整洁洁,重新过起了一个人的日子。

        一个人的日子,练习早已习惯了,在家就做起了小生意,走街串巷卖起了蔬菜,有时也会卖一些油条,还有去各个村子爆玉米花,总而言之都是农村常见的小吃食,利润薄,一年下来也赚不到几个钱。练习也担心自己年老没有养老的本钱,做这些小生意也不是长久之计。后来就跟着包工的堂弟干了几年的建筑小工,省吃俭用,也能攒到一些,练习倒也很知足。但上天总会找机会欺负这个可怜的练习,就这样过了几年,邻村的一个媒人,把他同村的一个神志不清的中年女人介绍给练习做媳妇,大哥还有大姐都劝他不要同意,可谁又能理解一个孤苦男人此时的心呢?都说老伴是老来时的一个心灵上的安慰陪伴,或许练习也想到了到老的时候能有一个说话的人吧,哪怕这个女人有些痴傻,什么家务也不会做,哪怕每天还要伺候她吃穿,此时练习的心谁也阻挡不了。她没有嫌弃这个女人,毅然决然地把她娶回了家,也像其他女人一样,练习按照习俗给她买了”三金“,只不过没有办酒席,练习想着日子总是要自己过,这些会花掉他很多的积蓄,思来想去还是免了这些流程。

      刚开始,这个痴傻的女人的到来给练习的平淡的日子带来许多不一样的景象。不会做饭,练习来做;不会洗衣服,练习来洗;不会收拾家务,也是练习来做。久而久之,本来凌乱的家变得更加凌乱了。在外人看来,这个女人纯粹就是一个累赘,什么事情都不会做,还要给练习添乱,但练习不这样觉得,在他暗淡无光的日子带来一丝光,生活中增添了许多乐趣。邻居们都说练习变了,娶了个傻媳妇日子过得更加充实了。是啊!刚满五十岁的练习,已蹉跎了半生岁月,已然无子嗣,同龄人早已儿孙满堂,在寂静的深夜谁又能理解这个孤苦又孤独的男人的内心呢?尽管生活不够圆满,但这时知天命而顺应生活的练习来说已经时很知足的事情,或许在天堂的大姑看到这一切也能够安心吧!

      近两年过年的时候,我总能有机会回老家。偶尔也能碰到练习和他的那个傻媳妇,见了面总也能聊上一些家长里短。邻居们都说,他的这个傻媳妇很凶,谁要是跟练习闲扯天,回到家总要骂上练习半天,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与他们聊天时,他们总会感觉很愉快,像小时候那样无所不谈,也没有像邻居们说的情况发生。或许她也知道我与练习小时候的那种情感吧!甚至她还让我去她家坐一会儿。后来,我才逐渐发现,她不让练习与别人聊天,也许是担心别人欺负练习,这可能是他这个痴傻的媳妇保护练习的一种方式吧!

      岁月不曾抛下任何一个人,日子像流水一样悄悄地在练习与他的傻媳妇凌乱的生活中流过。不曾宽待过这个如此命运的男人,但现在练习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或许别人不这么认为,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过他已经很知足。生活本就如此,往后是什么样子,谁又曾知道呢?或许练习也是这么想的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