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并让孩子学会尊重
只有被尊重的孩子,才能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规则和秩序。
亲爱的书友,大家好。昨天我们介绍了父母应该如何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今天我们将一起共读《孩子:挑战》第二个主题的内容,共同学习如何尊重孩子,并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在阅读中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父母应该如何尊重孩子?
2.如何引导孩子发展对他人、对秩序和规则的尊重?
01
现实生活里,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行为比比皆是:
有些父母强制孩子学这学那,剥夺孩子玩耍的时间。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他们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孩子的时间被“学习”占用,心灵被“知识”塞满,本应无忧无虑的童年,就这样被父母“扼杀”掉了。
有些父母把控制当成了爱,他们不重视孩子的想法,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一切。就像记录片《镜子》中家明对父母的控诉:父母给他买好衣服、鞋子,叫他按照他们安排的时间作息、学习,答应孩子的事随意不履行,甚至安排孩子的未来。
还有些父母动不动就用挖苦讽刺来驯服孩子。孩子考试没及格,让爸爸在成绩单上签字,爸爸就冲孩子大喊:“怎么就考这点儿分,我怎么生了你这么没出息的孩子!”孩子有作业不会做,向妈妈请教,妈妈一看题就火冒三丈:“你怎么这么笨呀,这类题不是前几天刚讲过嘛!”
通过以上这些行为,反观自己的家庭,我们是不是都能或多或少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记录片《镜子》中一个12岁的小女孩说:“我们不是中了病毒,而是有了自己的感受,不想像机器一样被父母控制了!”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喊,难道不令我们发聋振聩吗?
父母都说爱自己的孩子。可是,爱的首要前提是:尊重。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尊重,那么父母的爱就变成了对孩子的控制。如果孩子想要表达爱,父母没有对爱做出任何回应,那么孩子就感受不到爱和尊重,他们就会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去吸引家长的重视,去呼唤家长的尊重。
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我们要挣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尊重孩子,将孩子看作和我们一样,是享有同等权利的人。
02
作者认为,在平等的关系中,父母和孩子拥有同样的权利,在父母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发展对父母和他人的尊重。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小案例:每次安迪父母的朋友来家聚会时,八岁的安迪和五岁的妹妹彭妮就会变成两个“人来疯”,他们穿着睡衣满屋子乱跑,表演各种各样的举止,还不愿意按时上床睡觉。通常的结果是,爸爸打两人一顿,然后强行把他们抱回自己的房间。
在这个案例中,安迪的父母有权利享受不受孩子干扰的时光。客人来之前,他们可以告诉孩子:“我们不希望你们打扰今晚的聚会,你们可以自己决定,今晚是去奶奶家玩,还是觉得可以自律不捣乱,留在家里。”不论孩子选哪个,都应该得到父母的尊重。如果孩子无法做到自己的选择,父母就要坚定地执行另一个选项。
父母完全可以不用暴力为孩子立规矩:他们可以态度坚定,但是不强硬。强硬是我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命令孩子怎么做。案例中爸爸的暴力解决,不但不尊重孩子,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坚定则是父母在尊重孩子的需要和意愿的同时,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案例中,孩子可以按自己意愿做出选择,但是,如果孩子无法做到,父母有权利坚持自己的决定。
一旦我们信任和尊重了孩子,就很容易引导孩子发展对秩序和规则的尊重。我们无法通过说教让孩子遵守秩序和规则,孩子需要不断通过实践,在体验中学习。下面,我们以孩子乱扔玩具为例,来看看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学习秩序和规则。
首先父母要停止说教和唠叨。他们可以把玩具收拾好,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当孩子再找玩具时,父母微笑着说,现在不行,因为上次你没好好收拾你的玩具。下午我会把大箱子拿下来,你到时候可以玩。父母必须让孩子体会到秩序和规则是自由的一部分,如果不遵守秩序和规则,自由就会受到影响。
其次,让孩子亲身体验后果。父母也可以任由孩子的东西杂乱无章,直到孩子体验到找不到东西等混乱带来的结果。慢慢地,孩子会感受到房间整洁带来的好处。孩子只有体验到不遵守秩序和规律的后果,才能真正学会尊重秩序和规律。
03
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才能引导孩子尊重他人、秩序和规则。
然而,对于大多数深受传统养育观念影响的父母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掌握上述一些基本的方法外,根据作者的观点,我们还应避免陷入以下常见的误区:
第一,家长特权。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他们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决定,安排孩子的生活。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让每一个独立了的儿童,懂得自己照顾自己。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父母放弃家长特权,让孩子拥有独立人格,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和尊重。
第二,赏罚孩子。赏罚孩子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惩罚不但不能让孩子服从,还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抗和挑战。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当父母尊重他们,给他们自己做决定的权力时,孩子才会接受父母的引导。另外,奖赏同样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奖赏会让孩子形成“只有获得回报,才有价值”的错误价值观。
例如:父母为孩子做家务付钱,会让孩子认为不做家务是应该的,只有得到奖励时才做,就无法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孩子是家庭的一员,理应分担劳动的义务,需要对家庭做出贡献。当然他们也应有零用钱,应该共享家庭利益。但是二者不应该有关联。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就把他当成和我们一样平等的生命,尊重他们,给他们独立成长的权利。我们要做的,只是陪伴在孩子身边,为他们的成长加油、鼓掌。
好了,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认识到尊重的重要性,教育孩子首先从尊重自己的孩子开始。明天我们将一起共读下一个主题,来了解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怎样说,孩子才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