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上篇《创新课程文化》3、4读后感

        教育不仅是授予知识,而且在于训练并形成能力。由此,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

        回归"生活世界"的人性中心课程与体验学习说,以及建构主义的二元论的超越,对我很有启示。

一、体验式学习具有活动的、多样化的、和有方向性的特质,学生通过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等学习环节,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

二、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关注知识的主观与客观、知识的接受与发现、知识的明确与默会等关系的辩证统一;关注知识与经验、过程与结果、生成与预设、主动与互动、自立与合作的内在统一,建构一种体现人类学习的传统——"修炼"与"对话"的"对话中心的教学"。

        课程是基于教育过程的一种"文化创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所生成的有意义的文化活动。课程改革是一种"学校文化"的转型。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们务必使学生"学会关心,发展智慧";建构一种基于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力求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课程;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